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5月2日:权利不再是“画饼” 劳动才能“最光荣”

2013年05月02日 09: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昨天是劳动节。每逢此时,向劳动者致敬,便成了公众的表情“交集”。而“体面劳动”,也成为公共讲场中的关键词。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强调:“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

 



    什么是体面劳动?

    1、劳动者应体会到尊严

    民工是体力劳动者的典型代表,他们扛起了城市里的苦活、脏活、累活,但是他们没有挺起胸膛,而是自觉地站在角落里,躲在阴影里。坐公交车、坐地铁连位置都不敢坐,工作累了就以砖作枕睡在地上,有白领骂他们干一年买不起一架单反,有厕所刷着民工不得入内的标语,斯情斯景,能让人感到光荣吗?【详细

    2、劳动者应有维权之力

    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权益之所以屡遭漠视,既有法律本身之不足,亦有现实环境之窘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考虑周全、设计精良的法律,才具备被广泛尊重的基础,才能有效帮助公民实现低成本维权。依此观鉴劳动法,一些细节设计确实欠考虑,导致实施过程中走偏,徒增劳动者维权难度。【详细

    3、劳动者权益亟待改善

    劳动者权益的亟待改善,还体现在多个方面:社会收入分配的失衡,导致部分劳动者收入较低,“过劳死”现象也依旧存在;农民工讨薪难,尚待纾解,尽管“欠薪入罪”实施两年了,可迄今仍无判例;就业歧视乱象频发;职业病防治仍留空白区,如何规避“开胸验肺”重演,成未竟之问……【详细

 

    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

    “以人为本”已植入我们国家发展理念中。“以人为本”回答的并不是什么是世界本原,而是回答在我们这个国家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这就是以人为本。正是因此,以人为本,生命才能得庇护、权利才能得保障、梦想才能得实现、生活才能得幸福。【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要让劳动者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而“体面劳动”的前提,正是法规不打折扣,权利落到实处。在转型期语境中,实现产业升级,让劳工权益保护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已是迫在眉睫。

    时至今日,“不劳动者不得食”仍是一句经典名言。时代已赋予其新的的含义:应建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公平分配的社会体制,消除与其相对的“大锅饭”性质的、不合理的低效社会体制。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