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武汉摊贩与城管对跪:喜闻乐见众多城管成“软蛋”

2013年04月16日 07:09   来源:红网   毕文章

  城管队员和摊贩居然面对面“下跪”!近日,一组照片在网上热传:一名身穿“城管执法”背心的城管队员与一名摊贩面对面跪着,旁边站满了围观的市民。截至昨天,该组照片已被2.6万多名网友点击观看,近百名网友在帖子下留言讨论。(4月15日《武汉晚报》)

  小贩为了要回被扣的小车冷不防就给城管队员曹祥超跪下了,这种照片要是发到网上的话,网友肯定是会替小贩打抱不平的,城管队员即便是满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曹祥超急中生智立即给小贩跪下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种做法值得所有的城管借鉴和学习。

  读罢这篇新闻,我的脑海中一下子涌现出“软蛋”这个词。不过,这个“软蛋”不是贬义而是褒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群众喜闻乐见众多的城管成为了“软蛋”,那样的话,双方就会减少对骂、互殴、血腥、死伤等场面,城管和小贩的关系就会更融洽,社会就会更和谐。

  猫和老鼠是死对头,城管和小贩不该如此。小贩迫于生计才在街头路边摆摊赚点小钱,养家糊口,实在是不容易。可是,城管却像猫对待老鼠一样横眉冷对,恶语相加,甚至是大打出手,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时常闹出严重事件的主要原因,城管当反思。

  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风筝一起飞——胡搅蛮缠的小贩不是没有,但是,毕竟是少数。小贩骂城管,打城管一般也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发生,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小贩被城管打得满街跑。因此,城管和小贩发生矛盾各打五十大板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板子应该狠狠地打在城管人员的屁股上。

  城管是公职人员,假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以毒攻毒,就会激化矛盾,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城管成为“软蛋”并不丢人,反而能减少纠纷,化解矛盾。城管人员要是能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那真是善莫大焉。我这样说绝对不是纵容小贩打骂城管这种歪风邪气,一旦发生类似的事情自然有警方收拾他们。对吧?

(责任编辑:周姗姗)

闂佸憡甯掑Λ鏃堟閳哄懎绀嗛悽顖e枤缁愶拷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