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脸谱化 "抗日神剧"与"边播边拍"

2013年02月25日 13:20   来源:东方网   司马童

  国内抗日剧数量惊人,但戏说成风、穿帮不断、偶像面孔增多等现象却遭到网友吐槽,有网友和名嘴列举了目前抗日剧的三宗罪:武侠化、偶像化和鬼子脸谱化。也有名人批评称抗日剧把悲剧变成闹剧,把一段悲痛的历史记忆变成搞笑的娱乐节目。(2月24日《燕赵都市报》)

  正所谓“树大招风”,抗日剧遭遇了“三宗罪”的吐槽,显然与其“一枝独秀”的播映格局大有干系。“古装剧题材过审受限制,谍战剧不让在黄金档播出,不拍抗战剧还能拍什么?”去年全国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中,抗战类题材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剧。如此“受宠”之下,“抗日神剧”成为公众议论的热点与焦点,的确也就合情合理、不足为奇了。

  文艺创作讲究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抗日剧制作来说,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适当融入一些时尚元素以求“叫好又叫座”,实在不能算是“离经叛道”之举。而像现在这般,因着某些作品的跟风凑热、粗制滥造,俨然汇成对抗日剧“一哄而批”的舆论阵势,除了有利吸引眼球、赚取点击,我看也不见得是种“于事有补”的合适态度。由此而论,期待“抗日神剧”越拍越好,倒不如尝试引导“边播边拍”。

  且不说占尽种种“天时”“地利”之便,是形成抗日剧在荧屏之上“一家独大”局面的重要推手。综观如今各种类型的电视剧集,我觉得动辄四五十集、甚至七八十集的“大片化”、“长篇化”制作模式,或许已经未必十分切合时势。正是因为有着这种“先定集数”的拍摄传统,或是为了满足商家“广告需求”,或是为了谋得最大“投资收益”,剧情掺水、人为延长等等的“照顾安排”,势必导致剧作当中“罪”的成分无奈增添。当抗日剧竟相开拍时,它的缺陷与弱点,也就愈显放大和突出了。

  得益于网络影院的不断增多,现实观赏海外剧集已非难事。那么,为什么常常给人一种“印象”:老外制作的不少电视剧产品,其虎头蛇尾或是胡编滥造现象,的确显得为数不多呢?不说别的,一些看客其实心知肚明,人家采取的,往往是“边播边拍”的按“季”生产模式。也就是说,最初投放荧屏的若干剧集,是在“投石问路”;如果观众反映普遍不佳,就会被制作者和电视台迅速“拿下”——这种时时“把观众当上帝”的“贴肉做法”,比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剧集一古脑儿地拍完,然后才明白走了“弯路”、拍了“闹剧”,孰高孰低,岂非一目了然矣。

  并非说“边播边拍”就是最佳选择,也不是说抗日剧的过于集中生产与推出,只需一句“优胜劣汰”便可置之不理。而是以为,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整体环境的同时,无妨经常“眼睛朝外”,适度借鉴他人的可取经验。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本身就值得“常拍常新”,以起教育警醒之用;而倘若在“边播边拍”方面多一些试水与鼓励,这对任何类型的电视作品,或许都能带来精益求精的良性促动。如今,人们对《舌尖上的中国》续集的翘首以待,就很能说明这一道理。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