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浙商金增敏在微博上出20万邀请温州瑞安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引发关注。无独有偶,19日,又有一人抬价至30万,邀请温州市苍南县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面对争相喊价行为,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视为“闹剧”过于片面,环保部门要去反思、解决问题。(2月20日新华网)
环保局长有勇气下河游泳吗?
中国经济网网友 柠檬草
面对一万元一分钟堪比当红影视明星的高价出场费,我们不禁要问,这些环保局长们真的有勇气下河游泳吗?
这是现实版的环保讽刺闹剧,也是我国环保现状的真实写照。近些年来,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保问题,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者污染了干脆不治理的路子,环保部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温州、东莞的网友邀请保局长下河游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我国的环境问题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环保部门到了必须作为的时候,不能搪塞责任,敷衍了事,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否则可能会有更多的网友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
悬赏多少,环保局长才肯下河一游?
中国经济网网友 张国栋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悬赏多少,而在河水的清洁程度,在于被污染的环境治理得怎么样。谁都知道,游泳可是健身的好方式。如果河水清澈无污染,相信不用悬赏,人们也会自愿而去。相反,如果河水污染严重,成了脏河、臭河,河边的居民疾病高发,谁还敢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当儿戏?
这已经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当地河水的污染程度。只可叹地方政府平时不重视,非要等到事态严重、网民被逼无奈,用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这等近乎极端的方式来提醒有关部门,这那里是什么“零容忍”?环境保护到了这等份儿上,让人说什么好呢?
再邀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不应止于“一笑置之”
中国经济网网友 彭洪军
环保部门应该把眼光放在群众最关心的事上,常下基层,常听取群众建议,倾听群众呼声,干部要常衣带露水、脚沾泥土,才能搞好民生问题,不能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喝茶,等待群众来举报情况。工作消极与密切联系群众是“背道而驰”的,难让群众信服。事后的“亡羊补牢”虽然必要,还是不如提前排查整治,等到被群众曝光,只怕为时已晚。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环保部门不应“一笑置之”、毫不理会,甚至遮丑避嫌搁置诋毁自己颜面的事。“在其位,谋其政”,肆意妄为只怕会更丢自我形象,惹来群众口诛讨伐。我们的政府部门要有“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过而改之”,这样才能自身的工作做好,不负人民之托。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