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老师给女生写露骨情书 "教学很不错"岂是"干爹"挡箭牌

2013年02月07日 11:29   来源:东方网   司马童

  近日,微博曝光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一名45岁初中语文老师写给女生的情书。情书中称“我很想知道,你现在的身体、现在的心是否已经属于了他人?”当事老师承认信是自己所写,称自己平常就像“干爹”一样照顾该女生。当地教育部门已经介入调查。(2月6日《都市快报》)

  现如今,“干爹”常有,而像上述这个初三年级班主任那样,孜孜不倦地给“干女儿”写着露骨情书的,则的确不常有。信是去年10月份写的,曾经的“干女儿”也已升学远离了“干爹”;而这些意外曝光的信件,显然已使那个“干爹”老师感到“压力山大”。虽然校方无意“落井下石”,并称该老师“教学水平很不错”,可在他是如何“照顾女生”的真相出来前,“教学水平”岂能抵挡舆情汹涌。

  时移事易,有些个字眼已在现实语境下变了“味儿”。譬如这个“干爹”,大家都懂早就不是最初的原意了。既要让公众相信你这位“干爹”老师品行端正,又要解释清楚信中“开学已经1个多月了,我始终遵守着自己的诺言,还给你每天50元的生活费……可你却让我打不进你的手机,让我四个星期碰不到你的身体”这样的“普通关心”话语,这确实要比平时上课还艰难多了。但没办法,如果你写过、寄过,甚至于“亲自实践”过,正如你“干爹”老师所说的——这个年,恐怕都过不好了。

  在很多家长们的眼里,作为一名教师,你能把自己应尽的职责充分尽到了,就算没像“干爹”般地去照顾学生,尤其是异性学生,也未必成不了一位合格的好老师。相反,很让人们担心的是,要是某些教师艳羡于坊间传闻中的“干爹”式人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想过上一把“干爹瘾”,譬如以“日供50元生活费”来“照顾”女学生,那还怎么让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其去“培育”?

  “时间久了,记不清楚了”也好,“爱你、娶你、碰身体”全是闹着玩的也罢,别说是“干爹”老师希冀自己能速证“清白”,作为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来说,期待尽快透析实情的迫切之情,可能绝对比那当事老师还要来得强烈。因为,这不仅仅关联着“干爹”老师的“个人名誉”,更牵涉到校园环境安全、教师品德可信的“急事情”、“大问题”了。

  “教学很不错”岂是“干爹”挡箭牌。露骨情书到底有没有、真不真?越是有意无意地拖沓迟滞,或者越想尽力而为地“缩小影响”,其结果可能越会朝着“不断发酵”的方向发展;这样的“错误堵漏”案例,现实教训可谓俯拾皆是。所以,“无事莫胆大,有事莫遮掩”,以最快的速度廓清“干爹”悬疑,还原“照顾”真相,并切实兼顾好当事女学生的隐私保护,无疑是这宗“干爹”事件的正确应对之道。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