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东港副市长董海涛身陷舆论漩涡,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董海涛也被舆论贴了“美女市长”等各种标签。
回顾这几年年轻干部提拔,从“最年轻市长”周森锋、“最牛副县级干部”焦三牛,到当下的“美女市长”董海涛,总会引起舆论“揭底”,年龄、简历、学历、背景等都被翻个“底朝天”。而无论“揭底”结果如何,他们都被先入为主地打上火箭晋升、年纪太轻、必有背景等标签。
应该说,舆论的有力监督,能更好地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但如果先入为主式地为年轻干部提拔贴上标签,进行“有罪推定”式监督,则无疑偏离了民主监督的本意,实不可取。
轻率地贴标签,多是源于“腐败猜想”。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地方确有干部凭借后台、背景上位。所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社会舆论很容易把“腐败案例”放大,造成干部选拔必有潜规则的假象。于是,一有年轻干部提拔,无论其合规还是潜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有关系、有背景,有交易、有黑幕。
轻率地贴标签,极易引起“偏激共振”。偏激情绪犹如病毒一般,极易裂变式地传播感染。从众多年轻干部提拔事件来看,轻率地打上有背景、有后台等各类标签,正是引发社会偏激情绪的“火点”。在负面情绪的笼罩之下,往往容易偏离理智、偏离理性,不分清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一哄而上、板砖齐飞。
轻率地贴标签,往往“误伤好人”,正所谓“躺着也中枪”。例如“美女市长”瞬间陷入舆论漩涡,“不符条件”、“学历造假”等质疑一波接一波。事实证明,这些“标签”不过是空穴来风的“猜想”,然而“美女市长”受到伤害谁来负责呢?
轻率地贴标签,也会“压制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人民的期盼、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也需要大批有才华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然而,面对舆论的炒作、各种标签的肆意乱飞,各地在使用年轻优秀人才上定然会顾虑重重,势必会影响优秀人才的成长。许多地方无奈表示,提拔使用年轻干部真的需要勇气。由此可见,“标签乱飞”带来的负面效应真的不容小觑。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青年优秀人才喷涌而出是大势所趋,不可阻当。面对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我们不妨放平心态,少几分猜疑、多几分肯定,少一些责难、多一些宽容,给他们更好的环境、更大的空间,尽情崭露头角、展现才华。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