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20亿村官举报人被捕 举报人屡遭报复是何等尴尬?

2012年11月29日 14:16   来源:大江网   肖勇

  11月28日,记者向深圳警方了解到,“深圳80套房产村官”举报人周某杰因“虚报注册资本”罪于11月27日被警方批捕。(11月28日人民网)

  这件事的焦点在于,这头刚刚用网帖形式举报村委会主任涉嫌拥有私家住宅、别墅、厂房、大厦超过80栋,豪车超过20辆,估计资产超过20亿元。还没闹明白的时候,那边举报人被逮捕,从公开的资料看,这其中可能是媒体报道的时间差问题,也有可能是举报人被逮捕,出于以某种目才爆料,不管如何因为被曝光的是一个“不拿豆包当干粮,不拿村官当干部”的村官,在当今的环境下引发舆情是正常的,可是举报人此时被逮捕难免人们猜疑有打击报复的行为,起码有管部门的目光焦点和板子放在了举报人身上是不可回避的。

  不说其中难逃官官相护的嫌疑,起码折射办案人员的素质值得质疑,是不懂策略还者是有意而为之,以儆效尤。否则这个时候对举报人采取如此行动,是唯恐不乱,深圳方面出于何种考量耐人寻味。

  无独有偶,据中青在线报道,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的一个青年,今年初,他向有关部门实名举报建平县青峰山乡西大杖子村集体公益林遭到一铁粉选矿厂毁坏,后经调查基本属实,未料此后举报人自己被涉嫌敲诈列为逃犯。看起来曲折迷离,内中原因是因为举报人和被举报人之间有过纠纷,是民间的假法黑吃黑,还是执法者选择性执法,这幕后的问题显然不简单。但是结果对举报人进行处罚未免让公众疑问。

  成熟的法律制度,对举报人是有法律保障的,举报也是一种举证形式,如果对正确举证者采取惩处措施,法律无疑就沦为权力的努力,也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这两起案件皆因为举报人被采取法律措施,而变得扑朔迷离,有关方面尽管费尽口舌解释,也难逃阴影,可见法律的公平有时是需要策略的,比如深圳那起案件,与其费尽口舌解释原因,为什么当初不慎重考虑,先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舆情高度关注的村官问题弄明白后,再去处理举报人的违法行为,效果大不一样。看来稳定有时候不是刁民在闹事,而是一些刁官、刁思维在作祟。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