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先生:十八大凝聚改革共识 顶层设计领航中国

2012年11月09日 06: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在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1月8日新华网)

    近年来,上至官员学者,下到黎民百姓都在热议的一个词语——改革。人们期待党的十八大不仅成为凝聚社会各界改革共识的新起点,而且能够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出新规划和新部署,为近中期的全面改革带来重大理论突破和组织保证。

    改革开放之路已走过三分之一世纪,从高度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瓦解,到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出口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GDP总量“超日追美”、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借助利益激励、供求变化、价格波动、自由竞争等机制杠杆,市场把有限的人、财、物以最优化的方式分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实现效率提高和财富增进,这使得市场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

    但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微观经济来说,是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效率降低、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从宏观经济讲,是消费需求不足、货币超发、资产负债表再杠杆化、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通胀危险加大。尤其是人口红利的规模和强度逐渐减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断缩小、出口和整个外贸经济加快转型,这些支撑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因素都在减少,导致我国经济在未来难以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人越来越深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推进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性障碍,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才能避免我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当然,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顶层设计”。

    20年前,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提法。在一年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的详细解释和改革的行动纲领,描述了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市场经济的“五大支柱”。

    实践证明,这个“顶层设计”指导了此后20年中国改革的进程。如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1月8日新华网)

    毋庸置疑,这给步入“深水区”的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基础。国人期待着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进一步调节行业收入差距和提高劳动性收入比重,能够能进一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能够更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亿万国人关注党的十八大,关切的正是自己的福祉。“退回去”没有出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子房先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十八大专题:网络时代,共同见证继往开来的盛会

 

梁瑜:近八成民众关注民生 期盼十八大续写辉煌

 

十八大开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环球时报:十八大是对中国社会的召唤和凝聚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