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少年挥刀自宫彰显教育缺失

2012年11月08日 13:39   来源:荆楚网   刘雨杭

  泉州安溪县一名17岁的男孩因阴茎经常勃起,有时大白天在公共场合也会勃起,感觉很羞耻、很讨厌,在家里挥刀自宫,把自己的阴茎从根部割断。经过福医大附属第二医院(泉州)泌尿科医生10多小时手术成功再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如果不出现感染,有可能恢复功能。(11月7日中国日报网)

  17岁少男阴茎经常勃起是正常的,小军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原因只有一点就是接受性教育太少或者是接受了错误的教育,导致他错误的认为阴茎勃起一件不道德的、不干净的事,加之性格原因最终导致用自残的方式来解决。

  在初中教育中,生理卫生课一直被认为可有可无,多数让学生自学或被占用,性教育处于犹抱琵笆半遮面的尴尬处境,性教育名存实亡已多年,学校对性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对性的好奇更多的来源于网络和色情信息这种错误方式,青春期的性教育不能再羞答答了,必须走进教室、必须不走过场、必须等同于主科一般重视。教育缺失亟待解决,给我们的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课题。

  此事件家长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平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坦诚沟通,多与孩子谈心,通过正确的途径让孩子了解正常的性知识,而不是一味的回避,更不应该一禁了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对孩子进行全面而正确的教育,值得家长、老师、学校和全社会反思。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