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叔”被双规 再次拉响官员财产公开“警报”

2012年10月24日 09:26   来源:大众网   任然

  据广州市纪委发布的通告,原番禺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城管综合执法分局局长、政委蔡彬,涉嫌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等重大违纪行为。被网友戏称“房叔”的蔡彬拥有22套房产,价值4000余万元,其子加入澳大利亚国籍。

  陕西省安监局“表哥”的风波刚过,现在“房叔”事件再次让各界舆论一片哗然。其巨额财产和其工资水平之间的差异让大家有理由去追问其收入来源。在网络舆论无孔不入的今天,网友在官员穿戴住行中发现腐败的蛛丝马迹,并按图索骥,发现不少官员的罪证。然而笔者认为,网络的力量毕竟有限,要预防和惩治腐败,应当加快建立和完善官员的财产公开制度,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当今社会,普通群众对官员的个人财产津津乐道,甚至有些心态失衡,官员对此更是讳莫如深,不敢一提。但是细下一想,倘若自己的财产合法,买多少房产也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而真正不敢示人的应该是那些不法收入、灰色收入。

  国家历来都没有放松过对贪污腐败的惩治力度,反腐倡廉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许多症结难以根治,不少问题甚至陷入“割韭菜”的循环怪圈。因此,短期内的“严打”和惩治“典型”虽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还需要更加有效的防范措施。

  首先,找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建立的“突破口”。要解开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的症结,必须突破核查和监管环节的难题,不让此项制度流于形式。防止发生财产“申”而不“报”、“报”而不“管”的现象。

  其次,找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实施的“切入点”。对于官员的合法收入,相关部门应当给予一定的隐私权和充分的保护。要充分衡量群众的知情权和财产的合法性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管理混乱局面。

  只有在严厉的监管和人性化的操作上多下功夫,才能让财产公开制度真正立得住、可操作、有实效。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约束公权”、“以法治官”的期望,降低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