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风:"饥饿体验"到"6.3元一天"的全民经济学

2012年10月19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京市西城区一个清洁服务中心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感受最强烈的是,不仅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浪费惊人。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调查的数据,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这相当于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10月18日CCTV)

    在中国,民众对于经济学层面的认知模式变成了“体验式”的了解、获知,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动辄以数学模型不同的是,经济学专家的权威性在民众面前大打折扣,“体验”悄然成了全民对中国经济状况真实的观察方式。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连续两天的国际纪念日成了中国官方和民间统一认知的难得契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没有丝毫炒作性质的全民讨论为中国舆论场无形中增添了浓浓的经济味道。央视能够将两个纪念日联系起来“进行理性思索”,尽管还是以“公共问题”的社会学视角检视,已经标志着传媒对大众热点话题的积极回应和话题讨论的深入影响,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来说都是“正能量”。

    10月16日,国家粮食局和各省粮食局倡议粮食系统职工自愿参与“饥饿二十四小时”体验活动的消息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开来,饥饿、浪费、粮食安全等平日里被遗忘的话题重新走进中国人的视野。以1978年作为时间坐标,中国人走出全面饥饿的时间还不到40年,“饥饿感”的消失不意味着非要走上浪费的路子,在各种讨论的声音里,渐渐有清晰到模糊的是,在未来,中国粮食安全不仅仅是关切到全民的饥饿,而是粮价对中国经济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城市环卫工人看到浪费场景和专业调研机构提供的“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的数据,应该是同时刺激到政府管理层和普通民众对粮食安全背后的国家经济安全的重新审视,也许在某个经济层面上会超越“饥饿”的意义。

    如果说世界粮食日是由国家粮食局和地方粮食系统引发了舆论讨论,“6.3元一天”的话题对“中国式贫困”的定义显然是基于互联网上热点话题的自发性的讨论,可以说是任何数学模型都无法还原到的最真实的的案例。

    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就有目共睹,但还有部分贫困人口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也一直以全民脱贫“走小康之路”作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6.3元一天”只是中国贫困线以下人口幸福感的一种数据化和生活化的真实诠释,在众多网友亲身体验之后,“1.28亿的贫困人口”不再是远离生活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相当大一部分中国人的真实生活。

    必须承认,所谓的“触动关爱”、“发社会各界深入思考贫困问题”也只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心理“救急”,在“救穷”的问题上,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用经济层面的手段改变贫困人口的经济状况。

    毫无疑问,饥饿和贫困都会剥夺人的幸福感和尊严,“饥饿体验”到“6.3元一天”,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背后都是现实生活状态的直接反馈,从粮食到贫困,话题稍有沉重却看到了显而易见的公众对经济话题的自觉。(吴秋风)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体验饥饿"作秀

6.3元过一天,“贫困作秀”莫止于体验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