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研究生”何苦非要“铁饭碗”

2012年10月18日 06:53   来源:红网   黄思文

  近日,优酷网拍客上传视频《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众多网站论坛纷纷转发。据10月17日《河北青年报》报道,2008年,苗卫芳通过自学考取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名研究生。然而研究生毕业后,苗卫芳却因没找到工作回家种地而成为村里的“反面教材”。一个贫困的家庭本想靠儿子的知识改变命运,摆脱困境,却没想到希望成空,一切重回原点。

  苗卫芳只是众多眼高手低的大学毕业生的一个缩影。他们丰满的理想始终敌不过骨感的现实。这是教育之失,还是人之过,抑或二者皆有之?

  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大学教育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实践,要立志将学生培养成为与社会接轨的人。如今的大学教育形式化太严重,千篇一律的培养方式让毕业生找工作时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层出不穷。千千万万含辛茹苦的父母满怀希冀将子女送入大学,因为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然而,现实却印证着知识也难以改变命运。

  事实上,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先就业后择业不失为众多踌躇满志的毕业生的优选。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要学会务实,不要眼高手低,抱有一劳永逸的妄想。苗卫芳梦想着成为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这样就拥有了所谓的“铁饭碗”。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开始报名了,被不少考生冠以“史上最苦”的名号。看到一些岗位上标明的“需要晚上值班”、“能够坚持节假日加班”、“适合经常出差”、“条件艰苦、适合男性”、“欠发达地区”、“不提供宿舍”和“最低服务五年”等附加条件,众多“苗卫芳”们大概又该退缩了。

  年轻人要学会吃苦,能吃苦,要锐意改变,开拓进取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何苦非要“铁饭碗”?只要有能力,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饭碗”是一定会有的。“铁饭碗”“金饭碗”不是所有人生存的必需品,人一定要学会有能力地生存,无论所得的饭碗是铁的,金的,亦或是瓷的。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