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体验饥饿”不妨从娃娃抓起

2012年10月16日 09:54   来源:千龙网   吕草玫

  报载,国家粮食局将首次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在全国广大粮食干部职工中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成都粮食局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局号召,局长将亲自体验24小时饥饿。(见10月15日《成都商报》)

  时下,社会上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除了大小餐厅、招待所,连在课堂上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学生们也在浪费粮食。随意倒掉饭菜、随手扔掉馒头的比比皆是。难怪有学校管理者统计,每天有差不多1/10的食物被倒进泔水桶,一年下来几万公斤粮食被白白浪费掉。究其根源,关键是一些学生从小就缺乏节约粮食的意识,认为米饭和馒头是自己买的,不算浪费。甚至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总是教育孩子“吃不完就倒掉,别委屈自己”;一些老师认为,浪费几个馒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犯不着大惊小怪,导致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有增无减。殊不知,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消费,但怎么消费却是关系到一代新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大事,让孩子从小树立节约观念和良好的消费意识,有利于让孩子健康成长和打造人生的幸福。何况,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的祖国要靠今天的孩子去建设,如果都像这样倒掉粮食和传统美德,祖国的未来还能靠谁?

  都说“民以食为天”,如果真的有一天,世上没有粮食吃了,那将是怎样的一场灾难呢?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手中有粮,心中才不慌。毕竟,占世界总人口数21%的我国有着13亿人口,而我国的可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重视粮食生产、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并显得刻不容缓。毕竟,节约粮食,就是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就是传承传统美德,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而今,倡导开展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节约粮食。而节约粮食,我认为,不妨从娃娃抓起。毕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节约粮食从娃娃抓起,便是节约观念的“有备无患”只有从小养成节粮、爱粮、惜粮的意识,才能真正使这一代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和素质。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