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众议:“金银月饼”渗透着奢靡腐败 理应被叫停

2012年09月26日 06: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临近中秋,北京一家公司推出多款用真金白银制造的月饼,价格最贵的黄金月饼售价为47620元/套。据银行一位理财经理称,上述金银月饼很畅销,“我们周围全是政府机关,各地过节来送礼的买得多。”据专家介绍,金银月饼价格远远背离金银本身价格,不具备投资价值。

 

 

    金银月饼是什么馅?

    中国经济网网友 银盛

    以往的“天价月饼”还都有传统馅料,比如五仁、莲蓉、枣泥等,有的还要“附赠”一些人参、茶叶之类的物品,以便让人感到“物有所值”。那么“金银月饼”是什么馅呢?答案是:没有实体馅,也不“附赠”任何实体物品,只有无形的“腐败”!因其价格与价值已远远背离,连收藏价值都不具备。

    不能抱怨制造金银月饼、天价月饼的商家没有道德、良心。有什么样的需求,才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才有什么样的商品。为什么一刹公款吃喝风,天价茅台就应声降价?把天价月饼演变成更直接、更赤裸裸的金银月饼,显然是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的。只是,这部分消费者的身份比较特殊。

    “披金戴银”的月饼迎合了谁

    中国经济网网友 姜炜宏

    无论制造商和销售商对金银月饼冠以怎样的说法,也不难看出,在“利欲”之下被彻头彻尾改良了的金银月饼,早已经失去其食用功能,完全成了某些人“装点门面”的“花瓶”。这样的月饼,从一“生”下来就决定了其功能的“特殊性”,不论它有多么光芒四射的外衣,有多么高级的“馅料”,都不过是权力寻租的道具和载体罢了,绝不是普通人能够受用得起的。

    警惕“金银月饼”成腐败道具

    中国经济网网友 陈国琴

    面对“天价月饼”,无论是送礼者,还是受贿者,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彼此却偏偏借中秋节之机,大行腐败之风,把正常的礼尚往来演变成了钱权交易,把美好的团聚亲情变成了名利攀比。

    事实上,近年来所查处的很多问题官员中,有不少都是借节日期间大肆收受礼品,继而使得自己在腐败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金银月饼”,希望各级纪委部门能高度关注。同时,有关部门也要拿出更多的措施,防止官员节日期间腐败。说不定,每一盒天价月饼的背后都是一条重要的反腐线索……

    “金银月饼”渗透着奢靡腐败 应该被叫停

    中国经济网网友 邓闽军

    这种被媒体称为“吃进去容易,吐出来难”的“月饼”,既没有长远投资价值,又少有收藏价值,那么,消费者热衷购买的背后恐怕就离不开送礼需求。

    “金银月饼”从价格上说属于天价,过于奢侈;从节日文化的角度看,渗透着腐败,败坏社会风气。当然,即便没有“金银月饼”,也还会有其它的送礼方式。为什么一到节日,就大兴奢侈腐败之风,与民俗文化相背离?“节日经济”是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但“节日腐败”的泛滥,是一件让人深恶痛绝的事情。“金银月饼”应该被叫停,纯朴的民俗之风和传统的节日文化氛围更需要理性回归。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