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大家谈】“一带一路”必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成果

2018年04月13日 13:5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在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必将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坚实平台,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成果。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集体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时指出,“一带一路”不像国际上有些人所称是中国的一个阴谋,它既不是二战之后的马歇尔计划,也不是什么中国的图谋,要有也是“阳谋”,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使“一带一路”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411日新华网)

  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从全球化中获益,发展起来后的中国正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全球化,让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分享全球化的成果,分享中国开放的红利。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是基于中国和世界互促共进发展的思考。“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让人类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参与推动人类共同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带一路”的实施,让投资更为便利化、贸易更为自由化、让文化交流更为深入化、让“一带一路”上的各国人民因中国经济发展而受益,也让中国经济从各国发展中获益,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让国际上一些人很有失落感,于是开始对“一带一路”建设妄加议论,无理指责。习近平主席在这里铿锵有力地对错误言论进行驳斥,明确指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使“一带一路”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

  此前,4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就明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不同意见,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这一系列回应,一方面彰显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各国认识到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和诚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虽曲,但前途光明。相信在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必将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坚实平台,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成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一带一路”倡议为全面开放提供“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互促进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编辑推荐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