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述评:我们的钱包怎么鼓起来的?35年春晚见证经济生活变迁

2018年02月15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35年前的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为全国电视观众送上了一份综艺大餐——春节联欢晚会。自此,“央视春晚”大幕拉开,看春晚,成为国人每年除夕夜的固定活动。盘点节目、回顾春晚,想必大家已经见得多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不同的视角。35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百姓生活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下面,就让我们透过历年春晚节目来观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从中,能看到这些年钱包鼓起来的过程,看到我们充满希望的美好新生活……

  1984年

  “窈窕淑女赛天仙,不爱红妆爱香烟。”1984年的春晚上,马季表演了一段以口头推销广告为内容的相声《宇宙牌香烟》。他运用河北唐山方言,通过虚构的商品,对一些在当时看来颇为新奇的营销手段进行了夸张、幽默的演绎,对一些厂家只重推销不重产品质量的现象进行了讽刺。《宇宙牌香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市场的活跃。此后,黑龙江敏感的企业家从这个节目中获得了灵感,真的推出了“宇宙”牌香烟,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

  也就在当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概念。

  1986年

  随着市场的繁荣,人们的餐饮选择也更加丰富。但与此同时,城市街头的无照商贩也成了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语言类节目的长项是反映社会生活。1986年春晚,朱时茂和陈佩斯表演的小品《羊肉串》中,就上演了街头无照小摊贩想方设逃避管理人员查处的故事,令人捧腹。

  1989年

  “司马缸砸缸”——赵丽蓉、侯耀文在1989年春晚上表演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小品的主题并非反映经济生活,但其中的台词却也有所体现。比如,赵丽蓉把侯跃文“导演”的身份听成“倒爷”。又比如,赵丽蓉总想着早点结束采访,下楼买豆腐,甚至把侯耀文的“构思”听成“豆腐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价格坚冰正在融化,转轨时期,一些商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紧俏局面。“买豆腐”成了这个小品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扣子”。

  同一台春晚中,雷恪生、赵连甲、宋丹丹表演的小品《懒汉相亲》,则提到了农村家庭里添置的彩色电视机和沙发,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后我国农村家庭发生的巨大变化。

(责任编辑:臧梦雅)

共(5)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 页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编辑推荐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 1101020200978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