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网聚】“年味”要体现生活品质

2018年02月16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年味”也要随之不断变化。过年贺新春,原本就是为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祈福。然而,生活的美好最终还是要体现在生活的品质上。既如此,为何不用更有品质的“年味”来证明生活正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呢?

  所谓“欢欢喜喜过大年”,就是说过年要有个喜庆味。这个喜庆味就是“年味”。没了“年味”,年过得自然也就没了味道。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年味”也要随之不断变化。工业时代的“年味”肯定和农耕时代的“年味”不一样,信息时代的“年味”也肯定和工业时代的“年味”有差异。

  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认不认同,“年味”都以它独有的姿态出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每逢过年,总有些人感叹“没有年味”。事实上,不是没有“年味”,而是他们不愿意接受新形式的“年味”。传统的中国春节,“禁忌”比较多。春节期间,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不要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各地都有自己的“讲究”。这些“讲究”体现了“年”的神秘感、仪式感,以及人对“年”的敬畏感,这的确是一种“年味”,让“年”的特殊性体现得更明显,也给了很多人美好的春节记忆。然而必须承认,这诸多“讲究”中也有不合时宜的。

  比如,把硬币包在饺子里,认为吃到者有福。这个就有点不讲究卫生了。再如,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可以想象一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初一来了客人,不扫地、不倒垃圾,那家里该有多乱!还比如,年初二,出嫁的姑娘要带丈夫回娘家。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大,平时长假少,就盼望着春节长假出去旅游休闲。年初二正是春节假期中间,如果按照这个习俗,那只有哪儿也不能去,就等着“回娘家”了,这对盼长假的小夫妻未免有点“残忍”。

  诸如此类的“禁忌”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人对品质生活的要求。很多“禁忌”都是特定的经济基础造成的。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人们用“禁忌”来规范物质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限制被解除,这些“习俗”自然也应当被“解除”。不能因为某些不合时宜的“禁忌”而放弃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容许人们对不合时宜的“年味”有更多的留恋。很多曾经我们认为必须坚守的“年味”,也可以放弃,并用新的内容去补充了。

  当然,还要警惕一些新的变了味的“年味”。比如,有些农村地区缺少文体活动,打工挣钱后的返乡农民工将聚众赌博作为过年“必选项”,带坏了乡风乡俗。对于此类现象,除了打击教育之外,有关部门还应多组织一些乡村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营造乡村文明新风。

  过年贺新春,原本就是为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祈福。然而,生活的美好最终还是要体现在生活的品质上。既如此,为何不用更有品质的“年味”来证明生活正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审视“年味”里的文化命题

     春晚:一种“年味”和仪式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