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胜磊认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我们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拿出滴水穿石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调动一切力量扶真贫、真扶贫,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一份承诺,更是一片饮水思源的初心和一颗志在必得的雄心。2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驱车两个多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
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工作。连续6年,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要专门看望贫困群众。“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这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的承诺。如今的中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这一承诺正在迅速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亲力亲为抓扶贫工作,这源于他40多年来从农村到县、市、省、中央的工作过程中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源于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总数;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计下降7.1个百分点。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这份承诺的分量。中国能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正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结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然而,在当前的舆论声中,有人把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仅仅归功于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中国在扶贫理念和扶贫体系建设方面的进步,这样的理解过于简单和片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曾提出了“多维贫困”理念,认为贫困不仅仅是单一维度的收入不足,更重要的是没有能力获得教育、卫生、饮水等基本服务。而中国在多维扶贫模式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尽管我国没有明确公布多维扶贫标准,但在实践中开展的正是多维扶贫模式。光彩事业、温饱工程、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精神扶贫、智力扶贫、制度扶贫……这些名词见证了我国对扶贫事业认识的一步步深入,到如今,中国已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各国借鉴的成功经验。
对照中国的多维扶贫实践,再来看看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面摆脱贫困的时间表,我们就能发现,当前的扶贫工作困难在哪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在经济发展转型调整中让贫困人口脱贫?如何让流动中的人口脱贫?如何激发内生动力,而不是陷入脱贫不脱困、脱贫又返贫的循环?如何将政策、资源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扶贫工作不是只凭决心就能干成的事,即便政策、资金、人力都充足,也要以更好的组织方式形成合力才行。
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很艰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扶贫机制的改善,显然还有很大空间。实际上,每一个干部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审视一下自己的责任田,争取把脱贫攻坚体系打磨得更完善,也更有针对性。
人心齐,泰山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我们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拿出滴水穿石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调动一切力量扶真贫、真扶贫,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胜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不忘初心,书写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