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02月06日 06:5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央号文件再次聚集三农问题,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的重要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24日,备受各界关注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央号文件再次聚集三农问题,向社会全面展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规划意见。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呢?

  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的重要选择。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推进工作就是要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然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那么我们的工作重点就要围绕解决主要矛盾展开,制定的政策方针也要围绕解决主要矛盾确定。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最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城乡之间的发现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资源向城市转移,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造成农村严重“失血”和“贫血”。所以,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乃至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解决当前城乡发展差距的问题。当然,不是将城市发展倒退,而是推动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并重,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实现农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新征程,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对第一个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目前的政策重点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贫困问题,是民生发展底线、是兜底工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必须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解决乡村发展短板,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特点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具体到我国国情,近年来虽然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农民仍然占到全部人口的一半左右,农村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最广阔空间。所以,解决好近一半人口的生活质量、满足其不断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更好解决近一半人口的发展问题,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未来30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