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过年方式所产生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正常现象。在这样一场事关每个人的传统节日文化的迭代进程中,我们既要发扬传统,又要革故鼎新,要实现“否定之否定”的新老接替的扬弃式发展,以“有容乃大”的包容心态,采撷有助于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形式、载体和资源。这是必不可少的民族心态,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托举下,拥抱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美好未来的价值选择。
临近春节,“春运”“春晚”“回家过年”等成为舆论场的高频词。今年更为特别的是,一些媒体还推出了“回家不过年”与“回家过年”的N个理由,引起网民共鸣。文化是时间的佳酿,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心灵皈依。笔者认为,对过年方式的讨论,构成了我们春节期间的独特文化,而且每年的主题也不尽相同。如何过年?过怎样的年?中国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传承和发扬着传统春节文化,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景线。
比如,今年狗年春节前夕,网上流传着两篇公众号文章《过年,为什么有人拼命返回家乡,有人偏要留在远方》和《过年走亲戚,说多了都是泪》。前一篇讲述了春节到来之际,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特别是80后90后,对回家过年的种种态度以及N个理由。不回家过年的N个理由,包括花费高、没话说(尬聊)、逼婚、攀比等,而回家过年的N个理由中,包括有好吃的、成功返乡带来的精神满足感、全身心放松等。后一篇则直接批评了当前中国人的“走亲戚”文化。文章认为,在我们童颜尚驻时,过年走亲戚,似乎总连着很多美好的想象:跟堂亲表亲们一块儿玩儿,收七大姑八大姨给的压岁钱,有鱼肉之果腹,无案牍之劳形……长大后,我们走亲戚的“走后感”,大抵可以化为两个字:心累。本来假期也没几天,路上折腾两天,还没好好喘口气,就得疲于奔命和招待,不是在走亲戚,就是招待远道而来拜年的他们。拜完年后,真切地体会到了那句“感觉身体被掏空”,N个“葛优瘫”都没法满血复活。
相比于前两年春节期间的“返乡日记”“返乡笔记”系列(城里人返乡记录父母亲以及农村的春节文化等),今年关于春节文化的讨论话题,显然发生了空间地理位置的变迁和语境的转变。前几年的返乡日记系列,主要是撷取父母这一“最重的乡思所在”作为观察农村社会的切入点,记录父母的同时也在记录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当然,记录和讴歌中也有深刻的思考和深沉的反思,特别有些文章着重反映家乡的衰落、农村与城市的反差,体现了惯常而又必须的忧患意识。现在,随着时空变化,春节文化从“返乡日记”主题悄然转为“返乡(回家过年)还是不返乡(不回家过年)”的主题,而且内容也深入到了“走亲戚”这些细小但又深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文化肌理,春节文化的演绎和传承呈现多方位、多层次的细节感、生活感、日常感。
当然,对于这一文化变迁,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来看待。就像回家过年还是不回家过年,各人都有各人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放在个体身上,都有一定合理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年轻人怕花费不回家过年,放在大城市房价高、生活成本高的背景下,选择两三年回一次家,或者接父母到城里过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地不顾客观事实去批评他。又比如“走亲戚”,对于在城市里高强度、高频率奔波的人来说,春节确实需要静下心来休息,不应该坠入繁文缛节的“亲戚每年必须走一走”的轮番交往中,让人深感疲惫。但是,对于那些三五年甚至十几年没有机会见面的亲戚来说,走一走也未必就会“心累”。借此春节回家过年的机会,可以看看亲戚过得怎么样,将亲戚之间的感情纽带联结得更加坚实,更加体现中国味儿。
所以,过年方式所产生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正常现象。这其中,快乐是最重要的,回老家过年还是在城市里的新家过年,都会有不同的乐趣,只要过年者心情愉快就可以了。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只要对这一变化能够泰然处之,保持足够的包容,就能产生最大的和谐,这是春节文化不变的主题。在这样一场事关每个人的传统节日文化的迭代进程中,笔者认为,我们既要发扬传统,又要革故鼎新,要实现“否定之否定”的新老接替的扬弃式发展,以“有容乃大”的包容心态,采撷有助于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形式、载体和资源。这是必不可少的民族心态,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托举下,拥抱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美好未来的价值选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审视“年味”里的文化命题
春晚:一种“年味”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