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台湾蜜枣修枝剪梢的大忙季节,然而,7月14日雷州市农业局和扶贫办在覃斗镇举行“台湾蜜枣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却让农民放下手中繁忙的农活,赶来参加栽培技术培训课。覃斗镇塘边村有村民说:“学会技术比瞎忙更重要,今天难得蜜枣技术专家来我们这里讲课,我们再忙也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农业技术专家“开讲”,农民争着捧场,这说明农民重视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这是好现象。说起来,农业技术专家拥有专业技术,当然有资格给农民“开讲”。然而,在农村,笔者发现一些农民生产经验丰富,种养效益好,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养能手。笔者曾听到一位农民这样说:“同在农村‘刨食’,同样是种养,怎么他们就能赚大钱,而我不能呢?”应该说,这名农民说出了许多农民的心声。笔者想,也让农民来“开讲”,为大家传经送宝,如何?值得一提的是,农民种养能手不一定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但却掌握实用的种养技术;他们的话语不一定很高雅,但会生动形象;他们不一定有“老师”的风度,但会亲切近人。笔者想,农民“开讲”,更容易掏出“干货”,农民听众更容易得实惠;农民“开讲”,农民听众往往更容易听得入心入耳,学得有趣有味;农民“开讲”,冒出的都是“地气”,更容易受农民听众欢迎。
可以说,激发农民种养能手干事的热情,整合并充分利用他们这些人力资源,给力农业生产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大有可为。笔者认为,不妨借鉴外地做法,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组建“农民讲师团”,让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种养能手给其他农民“开讲”。这样一来,农民“开讲”就会和技术专家“开讲”相呼应,造就更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福更多农村。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