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百亿补贴”再现问题手机。据本报报道,市民张先生反映,在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活动中,花费10021元买到的竟是后封机。多次维权未果后,张先生以产品责任纠纷为由起诉商家和平台。目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已立案。
所谓“后封机”,是指外观和性能与原装新机基本一致,却被拆封、激活、重新包装的手机。消费者花费成千上万元,买到的却是“动过手脚”的手机,当然难以接受。“假一赔十”“大牌正品”等,本是百亿补贴标榜的标签。然而,后封机还是一路过关,流入百亿补贴的池子,流向消费者的手中,折射出平台规则和监管存在漏洞。
“百亿补贴”活动惊现后封机、翻新机,并非个例。据报道,深圳华强北市场后封机、翻新机流入电商平台已是公开的秘密,当地商家直言不讳,主要客户就是电商平台;诸如“外地注册店铺,华强北发货”等灰色产业,更是运转成熟。一起起消费纠纷表明,百亿补贴已被不法商家盯上,品质成色正遭遇严重侵蚀。
究竟是谁给问题手机贴上“百亿补贴”的标签?平台拿出真金白银补贴消费者和商家,却被不法分子钻空子,拉低了自身口碑。标榜正品真品的百亿补贴,货品应当严挑细选、百无一失,商家资质更应该严格审核。平台既要妥善解决消费纠纷,也要完善机制,不让问题手机再有可乘之机。
电商经济是诚信经济,也是互利互惠经济。真让利、真正品、真实惠是百亿补贴的底色。别让“老鼠屎”坏了百亿补贴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