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甲归田”的黄庆玖,近来备受关注。关于他的第一篇报道《副乡长辞职种田》,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在网上引发热议,黄庆玖被看做是一个不恋官场、回归农田的非典型基层官员。也有学者认为,黄庆玖的行为已经违反国家公务员法,而且在情理上同样说不过去,他这等于拿着国家财政、纳税人的钱,办自己的事,纳税人能同意吗?(5月23日 《潇湘晨报》)
官至副科级,升职无望,领着薪水回家种田——黄庆玖的举动,引来了无数网友的热议。一方面,月薪2300元,孩子上学需要花钱,没有升职希望的黄庆玖,生活想必十分拮据;可从公务员的职业性质上看,黄庆玖以公职身份去种地,在事实上构成了“吃空饷”,食人民之俸禄,就要为人民做事。拿着来源于公共财产的薪水去做自己的事情,既不合法,也不合规。可是,黄庆玖的故事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职场问题——如何释放公务员的职业疲劳?
必须要承认,职业疲劳,是当下社会的一个普通问题。职业疲劳属于每一个行业。人往高处走,是人力资源永恒的流通规律。当“人往高处走”的愿望无法实现,换个职业,换个活法,就会成为一种需要。然而,对于公务员而讲,没有退出机制、既是“铁饭碗”又是“金饭碗”的公务员,却不应该有所谓的“职业疲劳”。我们常说公务员有国家公职,既然是“公职”,公务员的身体就已经不再属于自己,而是拥有了公共身份。因此,也便不能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职业疲劳,总是需要释放的路径。当下而言,公务员的职业疲劳主要有两种释放路径。一是,虽然自暴自弃,但还是要保持底线,或者提前申请内退,或是像黄庆玖从事其他自己的赚钱行业;二是,贪污腐败,有媒体报道称,“升职无望”已经成为许多干部贪污腐败的借口和理由。当下官场中,人们把那些晋升空间不足的官员形象地称为“天花板官员”。调查显示,“天花板官员”在45-55岁年龄段上扎堆,升迁无望的“天花板官员”们,千方百计寻求经济利益的补偿。比起其他所有职业而言,公务员的职业疲劳,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会更具有社会的危害性。
更可怕的问题是,公务员的职业疲劳程度,比其他职业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年1月份,《光明日报》发布了《关于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公务员队伍90%是科以下干部,60%在县以下机关工作,79.89%的基层公务员或多或少存在有轻度工作倦怠的现象,而表现出重度工作倦怠的基层公务员比例为6.40%。如果任由公务员职业疲劳生自灭,后果恐怕不敢设想。
消除公务员的职业疲劳,首先要让公务员群体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公务员,从来都不应该成为特权阶层,不应该以赚钱为目的,不能利用公共权力和公职身份发财致富谋取私利,公务员,本应该清贫,既然当了公务员,无论职务高低,都需要服务好大众。除此之外,公务员也应该像其他职业一样,建立一套完备的退出系统,让公务员和其他职业自由流动。当下,虽然许多地方已经试点公务员聘任制,但多为花架子,根本打不破这个铁饭碗。
每个职业都应该拥有职场内的个人梦。铁饭碗一辈子的公务员职业,并不能让所有的公务员实现升职发财的梦想。因此,公务员的退出机制必须尽快建立。如其不然,大量的公共利益就会在没有升职空间的官员手中被挥霍浪费。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