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石油环评报告涉密 为公信隐患留伏笔

2013年05月15日 13: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马晓佳就社会关心的中石油云南安宁炼油项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云南现状是油缺口100%,该项目投产后能缓解云南的“油荒”。中石油炼油项目环评报告涉密,不能公示。

 



    上马炼油项目咋又成了秘密?

    昆明炼油项目的潜在污染问题,作为科学问题首先需要用科学的方式给公众以解答。能不能解决污染问题,科学说了算,而不是官员说了算,更不是企业说来算。【详细

    对于炼油项目环评的讳莫如深,着实让人有如鲠在喉之感。自称高规格立项的炼油项目,而且是“每一个环节到十分严谨”。一方面拍着胸脯打保票,一方面又说涉密不能公开。如此前后矛盾的辩证关系,能不能帮忙厘清下读者的混乱逻辑思维关系。

    从理论上来说,炼油项目即便减排设置再先进,也不可避免的会向大气中产生污染。但只要选址合理、减排以及预防措施到位,很多项目是可以施展下去的。但是最关键的是还是相关环节的透明度公布,尤其是环评,这事关当地居民的知情权。如果一味的用“国家机密”打掩护,是不是有点欠妥?【详细
    
    “机密”只不过是公开的秘密

    什么都是“机密”,岂不等于什么都不是“机密”了吗?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所谓“机密”只不过是公开的秘密,其实“地球人都知道”,无须掩耳盗铃。

    炼油项目之所以比较敏感,环境问题是关键。质疑止于公开,很多事情只要公开透明了,所有的怀疑均不攻自破。反正没有任何不能示人的东西,既然公众有这个民意诉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提供更翔实的信息,恐怕才是更明智的做法。【详细
   
    为公信隐患留伏笔

    环评报告定为机密,显然有不希望公众知晓的内容。这会不会为今后的隐患纠纷埋下伏笔?实际上,管理者是以政府公信力作担保,推动炼油项目上马。万一出现问题,损失的是什么不言自明。地区性油荒不容忽视,但这不能成为让环保靠边站的理由。“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停留在口头。老百姓不盲信,而要看行动。【详细
    
    政府重大决策须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政府信息不开放,公众和舆论监督便无法充分参与到公共事件中去,最终也可能会影响到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相应的监督制约制度,方能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真正构建起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不是老百姓“老不信”,要知道“谎言说一千遍也会成为真理”。炼油项目是否会污染环境,需要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以“涉密”为由拒绝公开,做法并不高明,反而会为公信力丧失埋下隐患。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