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社会融资规模无序增长将带来哪些风险?

2013年05月07日 06: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社会融资规模绝不是越大越好,特别是经济低潮期,如果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过快、增长行为不规范,不仅不能帮助经济走出低迷,反而会引发滞胀风险。

    当前的中国经济,就正在积累这样的风险。

    据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同比增长58%。对此,相关人士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长,是企业融资需求回升的体现,传递出经济稳步复苏的信号。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因为,没有需求,哪来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但是,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宏观层面上,从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4月份的PMI数据可以看出,社会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并没有给经济注入多少活力,而且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扩张,是建立在去年社会融资规模已经出现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看,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不仅没有在社会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中改善经营状况,反而困难加剧。被誉为创新型企业发展平台的创业板市场,去年一年300多家民营企业实现的利润,竟然与10多家国有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持平。今年一季度的经营状况则更糟。可见,社会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并没有有效传导到经济发展之中,没有传导给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相反,社会融资规模过快增长带来的成本压力上升,正在进一步吞噬实体企业的效益。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非银行融资因为融资成本较低,被企业用来偿还银行贷款、支付利息、以新债还旧债等之外,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社会融资规模的快速扩充没有能够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帮助,注入新的活力。更多的社会融资,都流入到了政府融资平台和开发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手中。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已成为与实体企业争抢社会资源的最主要竞争对手,且往往有地方政府作后台,具有强大的争夺优势和竞争优势。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德国由于长期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制造业发展,受到的冲击最小,被公认为抗击金融危机的典范。而中国能够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成为亚洲国家的中流砥柱,并为亚洲国家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困局提供强大支撑,也是因为当时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很好,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可是,今天的中国,从经济的结构和布局来看,已经远非十多年前可以相比,房地产业的过度发展,城市建设的无序推进,以信贷资金为主流的社会资源大量流向非实体产业,已经让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大大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社会融资继续向非实体产业转移,使实体经济被掏空的矛盾加剧,那么不仅会加大经济滞胀风险,也会增加经济出现严重危机的风险。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民间投资一直是实体经济最主要的支撑力量。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民间投资者对于投机的热情已经远高于投资实体产业。其中,民间投资被阻挡在诸多领域之外、政府投资挤压民间投资,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了“微观政策要放活”的要求,可谓抓住了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但是,这项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微观层面的环境能否得到真正改善,社会融资等最实质性措施能否向微观经济倾斜,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不管承认与否,社会融资规模的无序增长都不是一件好事,都在为经济出现滞胀现象注入风险因子。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严格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政策,已让直接融资大量流向了平台公司。同时,对开发企业放开直接融资渠道,也使得社会融资基本成为了政府融资平台和开发企业的盛宴。相反,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受资产规模、效益等的影响,基本没有从直接融资这块蛋糕中分到多少份额,而只能继续求助于地下金融组织。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很多地方以实体企业名义获得的直接融资,也被地方政府和融资单位用在了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上,且有关方面对此毫无察觉、毫无反应,所谓的检查也是只看表面、不看实质。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也是社会融资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经济增长不见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规模称王、以宏观经济数据为最高目标、实体企业被边缘化的大背景下,谁也无法预测,滞胀对中国经济来说到底有多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滞胀现象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


经济增长宁可慢些也要好些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