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10年750亿美元 中国为何对非洲展开"魅力攻势"

2013年05月06日 10: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研究发现,中国在过去10年承诺的对非援助和开发项目共计750亿美元。有人称这是中国在加强“魅力攻势”,确保对非洲大陆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这真不奇怪,非洲属于全世界的投资热土,2005年前后,流入非洲的外资达200亿美元,其后逐年增加。现在,非洲的FDI存量肯定已超过其GDP的30%,已成全球吸引外资水平最高的地区。

    过去10年,外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新建项目数量翻倍。从2012年开始,全球对非投资项目开始进入新一轮强劲增长,预计到2015年投资额将增至1500亿美元,将给非洲带来35万个就业机会。

    一般意义上,国外投资非洲,主要基于非洲落后的生产环境和巨量的资源储备,国际社会不断增资非洲,其用意就是布局非洲的资源开采。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令人乍舌,不仅拥有产量居世界首位的黄金和金刚石,在稀有金属方面,铬、钴、钛、钽、锗、锂等也占据世界总储量的绝大部分。然而它同时又是全球最贫困的大洲,庞大的资源储备和落后的开采技术形成鲜明对比。非洲的这种困局恰恰与经济学上“资源劫难”的说法不谋而合。简单来说,丰富的资源储备,很可能成为抑制国家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经济学界在自然资源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传导机制上有4种解释。我们不妨以石油为代表阐述这个问题。

    第一,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财富源泉。政府可轻松获得暴利,创新和增长的动力也会逐渐减弱,使国家最终在多方面失去国际竞争力。

    第二,石油出口换来大量外汇收入,导致国内通货膨胀,进口商品和本国生产商品相比,成本要低得多。于是这些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便更不愿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因而,制造业发展则相应衰落。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其他经济部门会产生挤出作用,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停滞,即我们常说的“荷兰病”。

    第三,自然资源的开发活动具有波动性,而管理这种波动性又十分困难。随着自然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资源国提供初级产品,获得的仅是低廉而且易受波动的价值,经济也难以持续高速增长。

    第四,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法制不健全、政府治理能力低下、产权不安全等制度幼稚病,便会产生阻碍经济持续增长的变量,例如资源开发收入分配极端不平等、腐败和寻租活动盛行、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内乱频频爆发等。这一点在非洲表现得尤为突出。

    乱世成为国际资本低价购入非洲资源的契机,这不仅是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源,同样也是国际资金大规模介入非洲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就是这样进入非洲的,不过作为少数资助非洲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目的并非单纯的经济利益。

    中非投资合作近十年来不断加速,恰恰体现了双方在资源、市场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巨大的互补性,也证明了合作是互利共赢、有助于双方经济发展的。就拿外界一直猜测的资源问题来说,事实上,对非能矿领域投资仅占中国对非投资的25%,其余75%涉及金融、加工制造、商贸服务、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利比里亚,中国花费数百万美元帮助建立太阳能交通枢纽灯,同时也资助当地一家疟疾防治中心。在莫桑比克,中国帮助兴建那里的视觉艺术项目。在阿尔及利亚,中国帮助修建一座具有1400个座位的歌剧院等。

    套用一句外交用语,任何不负责任的猜测,都是有损中非关系的。中国投资非洲,的确无法排除经济利益。非洲不仅拥有巨量的资源储备,更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甚至比国内劳动力价格更低廉。而除了经济上的利益外,中国连续数十年支援非洲建设,更是一场政治上的外交互助。建国初,新中国的合法地位一直得不到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认可,但是非洲国家力挺中国,纷纷与中国建交,并在1971年10月25日,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与非洲同属第三世界国家,如果不能互相扶持,就只能沦为西方国家的肥肉。中国运用资金来换取非洲国家在联合国议案上的支持,一方面,是第三世界国家间的互助外交,另一方面,同样体现的是非洲与中国的共同利益。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全球影响力在不断上升,但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国家仍然将中国视为异己。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近两年来中国周边领土纷争再度白热化等,无不体现西方势力的蠢蠢欲动。恰恰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需要更多同盟来稳固自己的阵脚,至少是在联合国会议上拥有相当的票数支持,而非洲国家,恰恰是这样一个可以与之互助的团体。

    总的来说,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与投资是一场综合的“交易”,其中既有经济利益的原因,也有施加政治影响力,同时改善中国国际形象的综合考虑,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弱肉强食的世界局势下,建立于己有利的伙伴关系。(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如何理解中国对非洲援助是互惠互利的


中国援助非洲,绝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