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与其补贴国企不如建立公平市场环境

2013年05月04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公平。没有公平,就很难有真正的市场,没有真正的市场,企业就不可能在平等的环境中竞争,经济也就不可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据媒体报道,随着A股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披露完毕,众多上市公司获得的名目繁多的政府补贴也浮出水面,其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占据了补贴金额的绝对大头。资料显示,仅重庆钢铁、东方航空、上汽集团等10家国有企业就获得了高达225.42亿元的政府补贴,总量相当于创业板全部300多家民营企业全年盈利的总和。

    创业板是专为创新型企业设立的一个融资平台,特别是成长性较好的民营创新型企业,大多集中到了创业板市场。这些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市场前景看好。如果能够得到市场和政府的共同支持,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大企业。然而,从实际情况看,他们获得的支持却很少。

    在垄断坚冰还没有被打破,社会资源还明显被国有企业占有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很是艰难。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众多民间投资者大多仍在等待观望,很重要的原因是民营企业在市场中没有获得平等的地位。所以,许多民间投资者宁可选择风险很大的民间借贷、房地产炒作等投机行为,也不愿投资实业。

    在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居民就业、居民收入增长、政府税收等方面最主要载体的大背景下,如果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国有企业身上,试图通过补贴等方式“拉偏手”,就有可能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打造世界500强固然重要,而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更加不可忽视;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当然可喜,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更加紧迫。毕竟,在企业中“占大头”的民营企业同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另外,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国有企业也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所有制的新型企业组织架构。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不会是低效率和低水平的代名词。如此看来,政府与其采用补贴的方式扶持国企,不如通过建立公平市场环境,促使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使其发展更具可持续性。(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打压中国国企,救不了西方经济

 

垄断国企少赚点有何不妥?

 

深化国企改革应回到基本共识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