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浙江省从3月1日起开始严管严惩八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0来天已经查处行人闯红灯和不走人行道的违章行为近万起。查处行人违章引起的争议也很大,执法过程中出现多起行人不愿交纳罚款甚至打骂交警的事件,还有数人因此被拘留。据悉,今年以来,不独浙江,还有北京、深圳等多个地方开始通过类似手段来严惩行人交通违章行为。可见,以大量增加警力、用罚款的方式进行集中严查,差不多已经成为各地治理行为违章现象的共识。
新闻解读:
“中国式过马路”不能限于“中国式整治”
房清江
“中国式过马路”是城市交通的顽疾,需要整治无须讳言。自去年“中国式过马路”引起热议之后,北京、浙江等多地开始集中治理。环顾这些地方的措施,几乎都集中到了严管严惩之上,一时之间,罚单满天飞。
拿浙江的数据为例,20天查处8283起,成绩不可谓不“显著”,一时形成的氛围对于行人来说也是现实的教育。但是,需要正视整治耗费的公共成本有多高?按照新闻的表述:为此投入大量的警力,范围之大、处罚之严在全国来说尚属首次。解读出来,一是非常态,二是成本与成效并不对等。
事实上,在“中国式过马路”引发热议之前,哈尔滨、武汉等城市均向行人闯红灯开了“罚单”,相应处以5~10元不等的罚款。特别是武汉等城市,还把行人闯红灯管理赋权给了城管,并聘请了大量协管员来管理和纠正陋习。
坦率地讲,不能说没有成效,但成效距离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并且随着关注度的式微,管理的松懈,反弹又走上老路。
由此,对于“中国式过马路”集中整治能维持多久、成效能够管多久,抱以怀疑不是没有理由。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症结,在去年的热议中各方面的观点都有,既有全民规则意识的匮乏,又有诸如道路交通不配套、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等不便利的客观原因,剖析可谓到边到角、鞭辟入里。与之相对应,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无非是如何提高全民规则意识,改善行人过街通行的便利条件,加强管理与引导。
解决方案很简单,但如何实施却很难。“中国式过马路”表面只是一类交通违法现象,而背后却是深层次的社会心态。
细究起来,过马路不闯红灯,绝大多数人都有此常识,规则意识匮乏,大致一是规则没有底线,缺少相对应的边际成本制约;二是守规则不能从社会生活中受益反而受损,比如“老实人吃亏”、“讲诚信吃亏”即是如此。
规则意识的缺乏,不是简单的素质自律问题,对应着公共社会治理方式的缺失。“中国式”现象的背后,都对应着“中国式”的管理。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管理社会,而非动员和引导社会的自我管理,微观层面缺少自主的协调机制,从而使得诸多的规则只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规则”,而非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社会规则,导致所谓“法不责众”的局面。管理上牛栏关猫,自然不免按起葫芦浮起瓢,什么问题突出就治理什么问题。
“中国式过马路”亦是如此,仅仅限于“中国式整治”,注定只能治标不治本。“中国式过马路”是中国社会进程的一个标识,是国民素质与公共管理均滞后于社会发展的产物。
根治“中国式过马路”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诸如,很多人把“中国式过马路”与“美国式过马路”联系起来,对比落差无可厚非,但更该看到他们自觉背后文明的历程。集中整治严罚重管“诛行”固然可以,而加强国民素质培育与转变社会管理方式“诛心”,或许才能让自觉变成现实。
微言大义
@熊猫Jago:就是要管起来,大家都养成好习惯了,就不用管了。
@好一个波澜不惊:自从我自己开车了以后,我步行过马路就特别遵守信号并且特别小心,因为我也不知道开车的是啥水平,因为我开车的时候也觉得乱穿马路的行人非常讨厌。
@应进49:首先是执法不严,长期以来对这种违反交通法規的現象不教育不处罚,使之习以为常,現在要罚难度就大了。但万事开头难,如果能坚持教育与处罚,相信这种現象会得到改善。
@沼泽芦苇88:过马路要遵守规则,生命不是开玩笑的!
@林滕里拉:今晚刚看了焦点访谈,中国式过马路治理工作应有三个角度:一是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交通安全设施(含红绿灯)的设置,三是执法部门的教育与处罚,三个角度如同三驾马车,须同时、同步、同向。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