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沈丹阳透露,1-2月海关统计出口形势很好,进口增长较慢,部分国际市场有所回暖。沈丹阳认为,2月份我国进口同比下降了15.2%,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制约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因素的影响,并非坏事。沈丹阳还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要采取三项措施,促进进口的增长。沈丹阳认为今年的外资形势“不太可能出现大起,也不会大落”。(3月19日 中国经济网)
近几年,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人民币升值、劳动力等成本要素提高影响,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方面较为困难,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升出口竞争力也就尤为迫切。随着中国经济外向度一步一步在提高,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幅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离不开外贸的推力。
中国经济要内外发展,过去那种增长方式粗放肯定是难以持续下去的。仅就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两项,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何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与困境,打造一个更有持续动能的中国经济升级版?李克强总理认为,“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升级版”要有三个核心思路,即改革、内需、创新。
外贸要有竞争力和实力,就需要转变。外贸经济是中国经济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转型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
有创新才有生机和活力。外贸产品要有竞争力,除了科技含量之外,还应该注重产品的“差异化”,也就是说不单要提升品质,还要在精细化、独特性、附加值和品牌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另外,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开创外贸新局,出口企业如果不能在高科技、新领域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制造的“代工”形象永远都难以扭转。
还有,文化是产品的灵魂。外贸企业要注重文化创意,要敢于走在人家的前面,引领新潮流。当然,企业还要勇于“走出去”,生产要“走出去”,品牌、采购、服务都要“走出去”。中国外贸的天地还很宽,最关键要敢于去闯,空间是拓展出来的。
目前,国际贸易摩擦、技术壁垒依旧是困扰中国外贸的大问题,相关部门在应对时更该注重前瞻性和预见性,采用的措施要及时、有力。(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中国外贸复苏偏弱 企望短期回温过于乐观
外贸“萎靡”已成中国经济“起底”最大阻力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