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网演播厅,全国政协委员张赛娥、李稻葵、陈经纬,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与主持人经济日报记者姜波(从右到左)共同展开讨论。
中国经济网记者 闫微微摄
3月9日晚,中国经济网演播厅迎来了李稻葵、蔡继明、陈经纬和张赛娥4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围绕“寻求推进改革开放的最大公约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改革必须提高社会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是最大公约数。”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寻找最大公约数的过程。李稻葵委员说,“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改革的核心问题。而推进改革的方法则需要因地制宜地摸索,不能搞自上而下的‘一刀切’。”
“当前困惑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什么?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如何保持经济自发的活力,第二是民生问题。”李稻葵委员说,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发现,一旦政府的投资有所下降,各个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开始整顿,经济自发增长的活力就下降。解决这一问题,要靠民营经济的发展。
对于民生问题,李稻葵委员认为,当前矛盾的焦点是房地产,买了房子的人担心房价下降,没有房子的百姓更担心,担心永远买不起房子。这个矛盾的后面同样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让地方政府摆脱财政“土地依赖”。
李稻葵委员认为,改革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摸索、逐步变迁的过程,应该鼓励基层摸索经验,因地制宜地尝试解决办法。
推进土地制度变革
“经济社会领域里很多问题都和现在的土地制度有关,比如说征地领域发生的纠纷。”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要适时地推进土地制度的变革。
“城市开发以农业收益标准补偿农民,转手开发就可以卖出10倍以至更多倍的高价,这直接导致了土地财政的泛滥。”蔡继明代表表示,当前我国人口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空间的城市化。“要想改变,除了认识上要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外,可以从制度的改革配套上开辟一个新的税源,比如现在正在热议的房产税,就可以使政府不再过多地去征地。”蔡继明代表这样建议。
对于农村土地进入市场与18亿亩耕地红线之间可能的冲突,蔡继明代表认为,土地所有制与土地规划、用途管制可以分开。“运用法律手段,完全可以通过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来保护18亿亩耕地的红线。”蔡继明代表说。
完善法律法规,严惩腐败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经纬集团主席陈经纬认为,法律法规的改革与建设至关重要。
“从计划经济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的法律法规更加健全。”陈经纬委员表示,“目前,我们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往往是按框架型的思路,在执行方面就会产生很多困难,法律法规的制定如果能充分吸纳来自市场、来自专业人士的建议,将会更加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赛娥认为,反腐败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正处于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边缘,一些成功跨越了这一陷阱的国家和地区,当时都是很好地完成了对腐败问题的治理,而一些掉落陷阱的国家和地区,则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处理好。
张赛娥委员表示,腐败问题治理得好,能帮助来自底层的民众获得向上层流动的机会,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持续地为发展贡献才智。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