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杨格,法学专业毕业,去年参加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角逐城管一职,经过笔试、面试,最终脱颖而出,穿上了城管制服。为此,他拒绝了一家国企和一家外企的录用通知。(中国新闻网2月21日)
中国政法大学,多么好的高校呀!多少高三学生寒窗苦读了12年甚至更长,可能却没有机会跨进这所名校的大门。从这样的名牌大学毕业意味着找到高薪资、发展好的好工作的机会比其他重点高校、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机会大很多,能跨进这样的名校学习深造令人羡慕。但从这样学校毕业的女生杨格却选择了从事“为非作歹”的城管职位,拒绝了待遇条件较好的国企和外企,不仅让她的同学好奇,也让我等连名校是什么样子都没机会瞻仰的人情何以堪,难以释怀呀!
诚然,公务员考试热不是一两年的事了,各地参加公考的人数也一再的创“纪录”。“公考热”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体制内工作稳定,待遇相对较好,福利也不错,吸引不少年轻人的目光;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突飞猛进”,让找个好工作的不容易,毕竟粥少人多。杨格作为名校毕业生,也会面临着“如意”工作不好找,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再加上家人的支持,所以她报考城管也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了,毕竟城管也是公务员序列,正式编制,吸引力不可小觑。
但我们在看到研究生竞争环卫岗位、女生拒绝国企当城管的时候,也要看到公务员刘献炜辞职卖菜、上海500余名高校毕业生加入“养猪卖肉”的行例等等。古话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工作岗位是不分三六九等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从事的职业,只要你有那个能力,无人可以剥夺。在如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新兴职业、产业不断涌现,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纷纷投身其中,贡献聪明才智,奉献青春年华。
城管这个岗位最早是北京1997年开始试点成立,由于开始组成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致使城管给人的印象就是粗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像杨格这样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城管队伍,对塑造城管形象,文明执法都有很大帮助。从这个意义上看,杨格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有意义的。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太多了;同时也处于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每个选择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像杨格这样的人选择到“体制内”奉献青春年华,像刘献炜这样的人选择到“体制外”工作,都只不过是个人的选择和追求而已,是“个性”使然,而非“共性”。社会各界不应对此进行过多的解读,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理解他们,莫把“个性”当“共性”。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