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现考城管热 "城管"何以引无数"秀才"竞折腰

2013年02月22日 07:06   来源:红网   李培先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城管不是褒义词,常常与蛮横霸道、抄摊打人联系在一起,恐怕不会有多少人会以成为一名城管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新闻报道北京连续多年出现考城管热,以2010年为例,当年北京市城管执法系统5532名队员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已经达到了96%,报考昌平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的监察员职位的考生高达1757人,而总共招考15人,竞争比例达到117比1,甚至有女生为做城管拒绝国企(2月21日中国网)。是什么让“城管”这一职业炙手可热,引无数“秀才”竞折腰?

  我试从两个方面来作解释。原因之一,因为火所以火。城管虽然不中听,但毕竟属于体制内,很多人考城管,只是一种从众心理,看别人都考就认为城管好,就也去考,但是好在哪里,他也说不清楚的。就是这种从众心理,造成很多不明真相的大学毕业生踏破门槛往里挤,出现了城管热。原因之二,避免激烈的竞争。虽然117取1是变态级别的竞争,但是过了这一次就很平稳了,不像社会上其他的工作,要不停地避免被淘汰,一停下来就会掉队的命运,进入了体制内就是一种平稳,规避了事业风险。

  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基础。从历史上来看,几千年来基本的秩序是以官为核心的,其他政治、社会和经济等级,都与官的等级有关。这使得中国的官本位,在文化上成了一种习惯和民情,渗透在历史的所有遗产中,也渗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在价值上成了衡量一切价值的准则,在这一体系中,任何价值都要转变为官的等级,否则不入社会主流。最后,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是“经济人”,人们的选择都是理性的。这样的假设可以解释今天为何大学生击破脑门进入体制内——因为那里象征着权力、声望、稳定的收入以及可靠的社会保障,而这些就构成了一个人体面生活的全部。当前制度设计下,某些岗位上的公务员还存在利益过多过当的情况。这种过多过当,其实并不是表现在工资上,而是表现在工资以外的公务员的其他福利收入上。这也造成了公务员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首选。

  大学生就业是国家极为关注并极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但就业归根结底是大学生个人的事情。当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大学生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加入公务员队伍,争当人民公仆固然是合情合理的选择,但大学生不应当将目光仅仅锁定在公务员一条道路上,而应当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