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20万请环保局长游泳 "悬赏试污"VS"悬赏查污"尴尬了谁

2013年02月19日 18:28   来源:东北新闻网   胡童瑞

  近日网络热议“潍坊许多企业将污水压到一千多米的水层污染地下水”,为进一步调查,潍坊实施有奖举报,最高奖励10万元。(2月17日新华社)。近日,浙江省杭州毛源昌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增敏在微博上爆料称,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仙降街道一河流工业污染严重,如果环保局长敢在河里游泳20分钟他就拿出20万。(2月17日新华网)

  面对潍坊悬赏10万有奖举报违规排污,至今仍未有人领取此奖,或许潍坊赢了,正如其所说,已排查715家企业暂未发现网民反映的问题。面对金增敏私人悬赏20万,请当地环保局长下河游泳20分钟,或许当地环保局长赢了,堂堂一环保局长岂能见钱眼开,受此诱惑。笔者不禁要问:“悬赏试污”VS“悬赏查污”尴尬了谁?在此,我们不妨分析“悬赏试污”与“悬赏查污”双方实力。

  首先,悬赏方大比拼。“悬赏试污”方为浙江省杭州毛源昌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增敏个人,说小一点顶多也就是个成功企业家,说大一点却是代表受污染而又缺乏必要话语权的群众。而“悬赏查污”方为潍坊,说小一点也就是潍坊市环保部门,说大一点却是代表国家行使职能的地方政府。

  其次,悬赏金额大比拼。“悬赏试污”方一口价20万,姑且我们认为金增敏财大气粗,开了个赌气似的黑色幽默。“悬赏查污”方稍逊一筹10万而已,舆论顶多也就认为潍坊“不差钱”。

  最后,受赏方大比拼。“悬赏试污”方可谓直指当地环保局长,但是严格说来,很多地方实行的是环保“一把手”负责制,也就是说,环保局长只不过是地方政府的代言人罢了,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会心知肚明,环保局长无非就当个“挡箭牌”。“悬赏查污”方可就广了,任何能提供地下水污染线索的群众都能获此奖项。殊不知,地下排污不但隐蔽性强,而且没有一定的技术、设备条件,很难查找和发现真凭实据,通常只有环保监管部门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普通群众也只能“望奖兴谈”。

  面对“悬赏试污”VS“悬赏查污”,谁赢谁输我们暂且不论。但是,公众对企业任意排污的反映和担忧由来已久,却鲜见职能部门以积极的姿态深入排查并作出明确回应和处理。今天,代表政府的潍坊与代表群众的金增敏以“悬赏”方式告诉我们,中国应该有一场“环境”VS“污染”。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