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20万请环保局长游泳 官员不能总是“这事儿不赖我”

2013年02月19日 18:23   来源:荆楚网   吴纹辛

  日前,一位叫金曾敏的杭州企业负责人在自己的微博里说:自己愿意出20万元请浙江瑞安的环保局长在河里“游泳”20分钟。原因他家门口原本山清水秀的一条河道,如今污染严重。而瑞安市环保局的局长包振明对金先生的邀请一笑置之,并称在法律上来讲,责任并不在环保局。(2月19日人民网)

  姑且不论金先生家门口的河里“清水变成污水”这事儿是否“真不赖”瑞安环保部门和包局长,也不想追问污水何时能够还原原本的山清水秀。但笔者可以肯定的是,领导干部动则以法律、规定等为“武器”来“打排球、推责任”,不仅不会把自己从“污染漩涡”中解脱出来,反而会跌进更深“质疑漩涡”。笔者“不怀好意”地估计,当更猛烈的舆论追责来临时,“这事儿不赖我” 的包局长恐怕就会体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痛苦滋味了。

  习近平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进者,在“肩上有千斤重担、心中有万斤巨石”的重压下,在工作中出现错误、失误在所难免。但在笔者看来,犯错误不可怕,可怕是一犯再犯且不以为然。

  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把敢于担责作为为官的基本修养。天下兴亡,尚且匹夫有责。作为党培养的干部,如果连责任都不敢承担,那何谈精忠报国、服务人民?在面对责任和风险时,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不躲、不退、不推,绝不能因害怕丢“乌纱帽”而逃避责任、相互推诿、隐瞒真相。否则,如果老是一副“这事儿不赖我”的态度,不但澄清不了事实真相,平扶不了民情激愤,反而还会造成公众的误解,最后得不偿失。

  作为领导干部,还应把敢于担责作为追求的精神境界。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更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精神境界。纵观古今,但凡不敢担责的领导干部,多源于只看“官途”、重看“前途”的私心作祟。然而,我们不难回忆起诸多中央领导在汶川大地震、温州动车事故等天灾人祸中敢于担责的表现,深刻自责、鞠躬道歉、狠抓整改,这让多少民众拍手称赞,又令多少干部汗颜羞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整改自己犯下的错误,最终的结果不是遭来公众的质疑,反而会赢得公众的赞声!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