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次成品油标准提升为引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成品油品质提升,对于硫含量的要求越严格,相应的成本也将提升的越多。正常情况下,以国三到国四的升级,每吨油大概要提价200元左右,然而两桶油来说,这个提升成本则很可能大大超出这一范围。
背后原因很震惊: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劣质油进口国。
目前,国际上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西得克萨斯和伦敦国际原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都是轻质低硫油,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以及东京市场交易的迪拜原油,则是重质高硫油,该种油的现货价格较低。
轻质原油每桶50美元时,劣质油则仅为30美元左右,这种劣质油不仅成交量稀少而且含硫量极高。而中国却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劣质油买家,国内目前进口的油品中超过一半是重质高硫油,低成本高售价,极大地抬高了中国石油巨头们的利润空间。
中国的石油巨头以低价格进口劣质油,再用优质原油的价格倒手给自己旗下的炼油厂。这样的下游炼油厂能不有巨额的亏损么?而石化双雄的上游企业自然享受巨额的利润。
尤其去年以来,随着中东局势的复杂化,轻质和重质原油之间的价格越来越大——由于利比亚内战,该国160万桶每天的轻质原油从国际市场上消失了,为了平衡供需,沙特提高了供应量,进而导致重质原油价格承压。就在中东局势的动荡中,拥有更好的重质原油加工技术的中石化享受了更多的利润。在这种大趋势之下,国内石油巨头越发将加工重质原油当成了看家本领,纷纷从国外进口相关设备。
只是这样的加工并非是无限制的,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两桶油成为了阻挠国内成品油标准提升的中坚力量——去年春节期间环保部两度延缓重型柴油车国四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原因很简单,油品的标准编制机制仍然维持着大型油企说了算的局面。
劣质油的重质、高硫、高酸一直是原油加工的难题,成本的高昂更是毋庸置疑,被迫接受油品提升,则意味着石化双雄用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劣质油进口无异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一直享有国内成品油定价权,将低买高卖玩得顺风顺水的垄断巨头们断然难以接受的。两桶油绝不会轻易向嘴边的肥肉说不——除非相关部门接受一个条件:将油品质量提升的成本分摊给消费者。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