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公示,热议多少年了。舆论声嘶力竭为之呐喊,虽也曾遭遇过某些官员诸如“老百姓怎么不公开”之类的雷语,但是,在一些局部地区的不少试点性努力,也一直未曾断绝。
最近这几年,在新疆阿勒泰市“第一个吃螃蟹”之后,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宁夏银川、宁夏青铜峡等地都陆续推进了试点工作,包括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在内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公示制度。
试点不断,各地具体操作也有较大差异,但是要说成效,其实结果惊人一致——几乎都是无疾而终,没有什么实质进展。去年年初,有媒体回访了上述5个关注度比较高的财产公示试点地区,慈溪、银川和青铜峡三地的回复都是“零投诉零异议”,浏阳方面谢绝了采访,阿勒泰地区则由于推动者的病逝而停滞。
这虽然是一年前的媒体采访结果,不是今年最新数据,但是从日常新闻观感来说,你应该也能感受到,截至目前,官员财产公示效果并未有本质改观。虽各地仍有零星的或个体或制度性的财产申报公示的案例,但好像也没听闻有贪官是因财产公开而被查出;有某地因完全的财产公示而吏治清明。
相反,倒是从去年广州番禺城管局有22套房的“房叔”蔡彬;到郑州一家双户口有数十套房的“房妹”翟家慧;到十多块名表加身,存款涉20余家银行的“表哥”杨达才;再到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至少有四个户口几十套房原某银行原副行长的“房姐”龚爱爱……房叔房妹房姐表哥,轮番登场,或是有着官员身份,或与权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各自数额惊人的财产曝光,每每震惊舆论,令人乍舌。
引起热议令人不安的,主要还不是某位官员或其亲属拥有多巨量的财富,而是每每出现这类网友曝事件之后,那些被曝光的财产,来历总显得有些不明不白不清不楚,“一家双户口”、“一人四户口”,则平白让自己财产变得暧昧难辨。
而这正是官员财产公示的生态背景和民意基础。如果,这些“不慎露富”的和权力相关联的涉事者,之前就能将自己和家人的任职和财产状况,公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如自家的几套或是十几套房产,都是家人合法经营所得。被曝光的所谓名表好车豪宅,也只是匹配自家财富状况的标配而已,收入只要合法,则消费则合情合理。
富豪官员的财富来源和财产构成,若早就在任职之初,就已公示天下,随时接受公众监督,那么就可以避免如今的出镜受访,还要忙着给手表和腰带“加码”的尴尬了。说到底,公众不仇官不仇富,仇的只是为富而不仁,为官而不廉。
眼下,地方两会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日前,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在分组讨论时称,自己只有一套72平米的房子,“愿做财产申报公开第一人”的范松青却遭质疑。有人说他“坏了官场潜规则”。(1月21日《新快报》)
这个同僚眼中的“潜规则”,也是官场“逆淘汰”规则,才是财产公开的最大拦路虎。上述的一些试点,之所以难有寸进,或也正是这种积重难返的阻力太过巨大。任何精进革新,都要遭其反噬。财产公示遭遇的艰巨性,正说明推进公示公开的紧迫性。
好在今年中央的反腐力度,令人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昨日在中纪委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而且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22日新华社)
联系到官员财产公示,试点推进每每只能取得苍蝇大小的进步,就是因为还有老虎般强势的潜规则,虎踞于前。而只有将这种拦路虎关进牢笼,让公示制度成为日常的关键性决定的反腐公式,最后才能换算出一个吏治清明的官场生态。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