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高管“金饭碗”为何成了仕途的肥缺

2013年01月17日 09:42   来源:中国网   知风

  央企高管的任命仍存在明显的行政化倾向,人事管理离市场化相去甚远。很多时候,央企高管高薪“金饭碗”,被当成安排中央及省市年龄偏大、提拔无望官员的肥缺,成了攒养老钱、享享清福的待遇。(1月16日《人民网》)

  央企高管是个高薪的“金饭碗”,是人人皆知的事,而央企人事改革也一直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社会对这种体制结构的诟病,也是基于在这种固有利益格局下,央企高管异化成特权阶级,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的共识。但是,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显得任重道远的“大话题”——因为,“央企用人制度改革面临着固化的利益结构的阻碍,绝非一蹴而就。”

  如果把改革央企行政化的人事任免制度纳入转变经营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命题,那么,这还是属于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但是,央企高管高薪“金饭碗”,被当成安排中央及省市年龄偏大、提拔无望官员的肥缺,成了攒养老钱、享享清福的待遇,就是有涉权力蜕变的官场腐败问题了。

  央企“金饭碗”为何成了仕途的肥缺?当仕途的“失落”能用高薪“金饭碗”来弥补和平衡时,权力和金钱几乎就画上了等号。当官的目的在权力和金钱两条本来毫无关系的道上殊途同归,一下子把权钱关系变得勾肩搭背了。

  网友戏称“当不了省长就给你个行长,当不了大部长送你个董事长,年薪动辄数百万,凭谁冲钱都想干”。如果脱离现实语境,这应该是一个悖论。从“理论上”说,当官就是当“公仆”,是一份为人民服务的差事,其意义只是在政治道德上的崇高,而不是经济报酬上的高薪。即使年龄偏大、提拔无望的官员感到“失落”,其落寞惆怅也应该是觉得一份政治抱负的壮志未酬。而当这份“失落”可以用一份高薪填补的心满意足,那么,在这种“官念”里,当高官就是为了厚禄。有道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吃不到“熊掌”就来点“鱼翅”吧,不就是一场“盛宴”么?

  这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央企用人制度改革面临着固化的利益结构的阻碍”的原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一些央企高管享有行政级别认定,职位异化为一种“荣誉”、“福利”或“补偿”。“荣誉”、“福利”或“补偿”成为官位“属性”,除了“荣誉”还具有广义的积极意义外,“福利”或“补偿”就是权力自肥的写照了。一方面,把央企高管高薪“金饭碗”当成年龄偏大、提拔无望官员的肥缺,已经暴露出当官发财的仕途现状,以及终身享受这种厚禄的“约定俗成”;另一方面,在这种“固化的利益结构”里,不仅是一种企业的体制问题,而是把一个由全体国民出资的国有企业,变成了权力的“后花园”。

  因此,央企高管高薪“金饭碗”成了仕途的肥缺,不仅是央企的公司治理体系本身并不健全,而且是权力寻租和权力蜕变的产物。即使撇开“央企高管身份游离于官员和企业经理人之间,异化的激励机制更容易引导其追求政治目标而非经济目标,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经济问题,就社会问题而言,把央企“金饭碗”当成仕途的肥缺,必然会因“聘用考核机制的约束效果不足,致使央企高管异化成特权阶层,滋生腐败寻租现象”。这可能就是“近十年来,央企人事改革一直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所在。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