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雾霾天气成为热点,首先因为就在“自家窗外”。呼吸着不那么畅快的空气,感受到喉咙鼻子的不适,谁也免不了会有担心。媒体的跟进,专家的科普,一些地方PM2.5指数的实时发布,也引起了公众的更大关注。这种开放式的态度,顺应了民意。
当然,这也给各地政府根治污染带来更大压力。不管说多少“人人有责”,没有从法律上建构起共同而又有差别的责任体系,造成雾霾天气的各种污染排放就很难得到根本遏制。
美丽中国、全面小康,其实不仅是一个清新的结果,也是一个付出的过程,需要政府努力,也需要公众参与。1852年,伦敦大雾倒逼英国首次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伦敦前副市长罗思义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写道:这种矫正并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它需要政府下决心制定政策以及公众的支持。
“公众的支持”,一方面是以舆论合力,对政府进行鞭策和监督。另一方面,也是每个人身体力行地践行环保责任。当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改变,我们能不能承受因此可能带来的电气费上涨?当燃油质量提高、环保车上市,我们肯不肯多掏钱加油换车?夏天空调的温度能不能调得高些,出行能不能多选地铁公交?甚至当政府出台高峰限行政策时,能不能不用购买第二辆车来“应对”?这些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付出,结果却可能要10年甚至20年后才能看到。
环保是还历史债、打持久战,不能在“吸尘”时才决心绿色出行。霾虽散去,但围观者不应走开。保持每天随手转发环保帖、追踪污染事件的环保意识,形成垃圾分类、使用清洁能源的环保习惯,这才是我们向着美丽中国的坚持与努力。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