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 15日上午出席会议时指出,解决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环保部14日也紧急发通知,要求各地突出抓好工业烟粉尘、施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
雾霾之痛继续发作,一揽子补救措施,也迅速铺开。如西安市近期就要求,“空气质量呈紫色预警,30%的公务车停驶”。此外,多数民众也自觉开始自赎:有人筹买“空气净化机”,有人索性放弃私车出行、转投公交……面对危机,各方有着相同的痛楚和诉求,“一并努力”的格局就此形成。
事实上,即便雾霾散尽,空气质量的恶化,也到了非正视不可的境地: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最新公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显示,“世界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7个在中国”;甚至,因空气混浊引发的“北京咳”,也被写进外国旅游指南中。
雾霾袭城,无人能幸免。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对雾霾的肆虐负有责任,又共同承受着严重后果。由此观之,“雾霾事件”的最大警示或在于,提醒整个社会,矫正那种近乎偏执的利己思维。无论生活、生产,都要将“公共利益最大化”纳入决策考量。当然,公共精神的发育,不能单纯依靠道德自觉。以环境保护为例,更完善的立法,更严格的执法不可或缺。
也许不久后,雾霾会消散。但问题是,官方与民间能否继续维持“危机期”达成的共识?治污议题,不能只是临时性地被重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这是雾霾天里的承诺,更应成为每个人在每个日子里的信条。实际上,雾霾需要我们改变的“合力”去消弭,除此没有捷径。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