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专业的“雾霾”天气应急机制

2013年01月16日 08:20   来源:光明日报   曹华飞

  雾霾经日持续,尽管冷风和对流部分稀释了空气中细颗粒物的单位浓度,人们也似乎逐渐适应了污染中的自我救护,但雾霾暂时散去时,我们还不能长舒一口气,而是应紧迫地思考:下一次的雾霾来临时,该怎么办?

  本次雾霾天气,使全社会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各方面的反应可圈可点:政府和相关机构重视,媒体跟进报道,行业有了自律意识,民众也纷纷采取积极主动的防护措施。工业化产生的污染,当然可以作为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而逐渐成为一个共识,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建设。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更加科学专业并具操作性的应对机制,在盘点此次雾霾中,仍然处于缺席状态。

  公民的知情权,首先要对信息公示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对污染事件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性层面,而应细化到理性层面。笼统的环保宣传难以触发个体意识,一个重要原因是普通民众缺乏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体系,与自身行为的联系也不易建立。目前,对于PM2.5污染的成因、区域和季节差别、监测和控制手段,以及病理危害的报道正在逐步深化,这类由一系列专业术语构建的知识,应该逐渐转化为全民共有的常识。

  在工业化积疾、治污困境难以毕其功于一役的阶段,可以预见的是,类似雾霾这样的极端污染天气仍可能发生。如何防护成为最直接的问题。购买防护口罩、空气净化器、私家车主主动停止上路等,这类措施如果仅停留在自发状态,不形成自觉的、更科学和专业的合力,其效率和效果恐怕不会理想。应对机制和防护措施的科普,用科学、专业的知识“武装”社会,不能依靠民众的突击、单打独斗、病急乱求医,政府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才应该是发力主体。有人建议,基础医疗护理应作为一门必修科,纳入全民教育体系,这种提法不无道理。

  理性地、有序地应对重污染日这类事件,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成熟、高效的公民社会的标志。伦敦“雾都”形象的改变,从治污的总体布局上提供了经验,日本作为地震灾害多发国家,抗震减灾知识普及到幼儿园儿童,从应急终端的操作方法上提供了经验。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可以学习、借鉴、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