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7对父母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他们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将其一楼改建成各家的宿舍,每家一个带卫生间的单间,房里摆有高低床和书桌,二楼则是孩子们的学习场所。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闲时家长就与孩子一起开荒种地。(12月10日《楚天金报》)
面对日益凸显的应试教育弊端,很多人认为这种“逃离城市、自教孩子”的做法是对孩子教育的另类尝试。一方面,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时代大背景下,孩子往往被异化成国家考试机器上的螺丝钉,没人关心他们的成长、也没人关心他们该如何成长;另一方面,在教改呼声震天响,教改行动却如迷宫里的蜗牛找不到方向的尴尬现实里,家长们的这一行动更像一封公开举报信,试图通过舆论的的“共振”倒逼教育改革能摆脱“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二难处境。
这些理论似乎不无道理。但是要以此作为支持家长自教孩子的重要论据,就难免显得过于轻率。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生活即教育”。学校教育的存在,其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爱”的教育。学生的成长从来都是置身于学校、家庭的联合培养中,失去哪一方,都有可能落入“顾此失彼”的泥淖中,对孩子本身并没有多大益处。
这是一个对教育存在多元理解的时代,但也是一个为了教育容易走向极端的时代。不管是之前的“狼爸”“虎妈”的严厉式的教育,还是武汉这些父母“另辟蹊径”的自教式教育,他们虽然都以实际行动对当下教育作出另类“阐释”,但是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做法,却并不能给孩子更多的人性关爱,它也搭建不起教育的美好未来。
教育并非一道单选题,如果只有家庭的“一厢情愿”,甚至于像这些家长一样,把孩子带向一个世外桃源,那么,这种失去学校、社会氛围共同影响的教育模式,也注定连接不上教育的完整链条,试想,当这些在“世外桃源”接受教育的孩子,如果某天回到城市,他们会不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毕竟,教育的归宿,最终还是回到社会。
事实上,武汉的这些家长大不可如此极端。他们的这些良苦用心其实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即借鉴上个世纪在美国流行的“家庭学校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既能满足孩子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短板进行适度弥补、纠偏,让家庭和学校在有效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对孩子“爱”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的前提便是家长不能沦为“应试”的奴仆,更不能成为“应试”的帮凶。
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更有“爱”,教育才不会沦落至“非此即彼”的尴尬命题中。否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不断上演,受伤的,还是那些天真的孩子。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