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弘光中学初一初二学生多了门新课程乡土文化课,学生们1年至少要玩20个景点,否则有“挂科”危险。(11月8日《现代快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法自然。游历名山大川,开阔人的视野,让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境界,感悟人生的真谛,其作用一点也不亚于学校的书本知识教育。对此,历代名士都很看重游历名山大川,多方接受各种文化。从这个角度看,弘光中学开设乡土文化课是个创举,值得期待与推广。
一些人认为:开设乡土文化课就是开设“玩课”,除了花钱,积极意义不大。此观点值得商榷。即使是玩又怎么样?在应试教育大棒指挥下,孩子们被书山题海所淹没,还会玩吗?除了应试的东西,可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有的连本地的风景名胜都没去过,视野较窄。其实,玩也是汲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玩中学”是学习型理论所倡导的。况且,弘光中学开设乡土文化课,并非一玩了之,有考核要求,要求学生以摄影、采访、调查、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交作业,这种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无形中也教会了孩子们如何玩得科学,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结。这种玩往往由家长陪同,也有利于密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就总体而言,弘光中学开设乡土文化课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对其它学校如何尝试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也应看到,学生们要完成乡土文化课,是要花钱的。现在,景点门票价格不菲,对于那些收入低下的学生家长,帮助孩子完成乡土文化课或许是个不轻的负担。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考虑帮助那些收入低下的学生家长减轻门票费用负担,如,减免景点门票费用,办理学生团体票,等等。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