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日前在“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上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9月26日《京华时报》)
养老金究竟有没有缺口,有两个完全相反的版本。有研究机构报告披露:201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社科院社保专家披露,2011年养老金“空账”2.2万亿。然而,人社部则多次表示,养老保险基金收大于支,当期不存在缺口问题。理由是,目前养老保险的积累资金到今年上半年已经超过2万亿,不仅没有缺口,资金反而还很充裕。
事实上,无论是戴相龙说养老金有缺口,还是人社部认为养老金没有缺口,说法都没有错,原因在于双方的计算方式不同,前者是计算养老金个人账户得出结论,后者是计算现收现付得出结论。进而言之,前者着眼于长远,后者着眼于当前。坦率地说,在中国加快走向老龄化的情况下,在解决养老问题上绝不能短视,必须要有远见。
今天之所以看起来养老基金没有缺口,一是因为目前养老金账户交费的人相对要多,而领取养老金的人相对要少;二是因为有财政补贴,近10年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但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交费的人会越来越少,领费的人越来越多,养老金缺口就会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如果财政补贴不能持续增加,养老是未来中国最大问题。
显而易见,现收现付所维持的养老基金安全是不能持久的,现在就应该未雨绸缪。但是否如戴相龙所说,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缴纳年限来弥补养老金未来缺口,还值得商榷。因为这些建议的公平性值得讨论。而且,这些做法能否弥补养老金缺口,社会上也有不同声音。
在笔者看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不能只是在普通人身上打主意,首先要清楚养老金缺口从何而来。从相关报道来看,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主要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即空账问题主要出现在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制度上,这一养老金制度始于1996年。在设计养老金制度时,有的部门坚持现收现支,有的部门坚持采用个人账户,最终形成“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保险制度,这一制度也有不少缺点。
除了制度,另一个历史原因是,国企改革造成3000多万退休职工无法养老,不得不采取“现收现付制”,用正在工作的人缴纳的养老金来支付现有退休人员退休金,个人账户仅仅记账,由此,形成了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也就是说,如果当时充分论证“社会统筹+个人账户”这一制度,并妥善解决3000多万国企退休职工养老问题的话,养老金缺口基本不存在。
因此,历史原因制造的养老金缺口,今后不应让普通人来承担。首先,应该制定填补养老金缺口的计划,由财政资金来解决;其次是想方设法让养老基金增值,用增值部分填补缺口;第三,养老金缺口是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应由国有资本来解决;最后,改革养老“双轨制”。据悉,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为42.9%,公务员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保持在100%左右,应该用公务员多拿的养老金来补贴企业人员养老金缺口。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