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环球时报:中国养老金缺口不是最严重的

2012年09月27日 08:07   来源:环球时报   何茂春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表示,我国养老金确实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养老金缺口问题,舆论中多有指责。实际上,由于中国城乡二元制度和各地社保标准差异,我国无法按统一口径计算养老金缺口总额,并非政府故意“保密”。

  但据2005年世界银行的测算报告,2001年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9.15万亿元,这还未考虑货币购买力贬值因素。根据这一保守的推算,美国缺口是中国10倍,欧盟国家是中国的6倍,日本是中国的5倍。

  许多国家都存在养老金缺口问题。金融危机让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出现巨额缺口。欧洲养老金缺口相当于欧洲联盟所有国家一年经济总产值的1/5。欧洲工作者早就过着勒紧裤带的退休生活了。

  欧美国家的养老金缺口大多在“现收现付”,即把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加在一起支付。中国的现收现付没有缺口。相比之下,中国问题还不是最严重的。但中国个人账户在退休时的缺口就非常大了。随着老龄化高潮的到来,政府若无法平衡,后果会相当严重。

  社会保障是全球性的难题。目前可以参考的有欧洲大陆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拉美模式、新加坡模式等。比如日本就是靠延迟退休和发行国债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带来两大问题:一是养老金缺口大,二是老人多导致医疗费用高。目前日本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每年以1万亿日元的速度增长。在日本,到处可以看到60多岁老人辛勤工作的身影,70多岁的出租车司机和60多岁的服务生比比皆是。2009年60岁至64岁仍在工作的老人达57%。同时,日本政府也大力支持老人工作,对录用老人的企业给予一定资助。日本政府还决定,将以今后提高消费税率进行偿还为前提,探讨发行“过渡国债”的可行性。然而,如果日后提高消费税率未能实现,那么国家债务将进一步膨胀。

  法国也是靠推迟退休年龄部分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法国老年人的定性,从60岁上升到63岁。但养老金缺口问题,不是仅管理养老金本身就能解决的,还要靠全社会整体的制度改革。美国模式的特点是在融资上全国实行一个标准,在征缴上全国由一个政府机构统一进行,给付标准也是全国统一的,不管是收入较低的弱势群体还是亿万富翁。新加坡实行的是中央公积金制度。它形成于新加坡经济发展初期。在经济不够发达的阶段,国家没有能力提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因此实行自存自用、自我保障的政策,国家只是组织者,并给予适当优惠鼓励。

  弥补养老金缺口可有多个途径,如国有资产划拨、增加缴费群体与比例、增加投资收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不同于其他国家,一是由于城乡二元化制度的巨大差异;二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机制配置不合理,双方在划分社会保障事权、财权方面责任不清,现行的财政体制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产生了结构性矛盾。所以公共财政的深层次改革是对社会保障的根本保障。发挥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需要全社会的紧密配合和经济制度的全面改革。▲(作者是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