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换真的“洗澡蟹”,不再励志

2012年09月21日 14:59   来源:中国网   李晓亮

  相信经常上网逛的人,应该记得段子界有这么一枚关于螃蟹君的励志小段:“昨天在超市海产区,见一只被五花大绑的螃蟹,非常努力锲而不舍地,试图从标价¥18.99的箱子,往旁边标价¥29.99的箱子里爬。我驻足良久,不禁泪流满面——多么感人的励志故事,原来这是螃蟹版杜拉拉升职记啊!”

  又到九月中下旬,又到金秋蟹熟时。说起吃蟹,国人多会本能想起六个字“阳澄湖蟹”。所以,若说螃蟹界里有“杜拉拉”,那么它的职级,最高升到“阳澄湖大闸蟹”也就差不多了。你或许会以为是受上述段子的启发,因为现实中,这样的“励志螃蟹”完全不是以“只”来论,简直是数以“吨”计。

  不需要像段子中,手脚都被草绳缚绑着的超市低价蟹,还要咬牙从低档区向高档区进发那么艰辛励志;现实中,一车一车的批发价低廉的塘蟹和外地螃蟹,只要被扔进阳澄湖里洗个澡,打个滚沾沾水,爬起来似乎就立马洗去原有的“屌丝相”,出水就是蟹界“高富帅”,全贴上阳澄湖蟹的金字招牌,身价倍增!

  这就是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洗澡蟹”。幸好这种蟹界晋升,不测听力不考口语,否则就如当地蟹农所说,若市场上所谓的阳澄湖大闸蟹都能开口说话,你会发现,号称来自苏州的螃蟹,有些并不会说苏州话。(9月20日《东方早报》)

  吃蟹的需求持续增加,湖蟹的产量却是有限。供不应求,加之监管不严,“洗澡蟹”自然就应运而生。如果,这种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市场行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这样的监管缺失,其实不亚于一种变相默许和纵容。成本、品质、口感等都逊于阳澄湖蟹的低价的塘蟹和外地螃蟹,被标记为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并以大闸蟹价格售卖,这明显是一种扰乱市场的价格欺诈行为。

  短期来看,当然对地方经济有显著的刺激作用。但是长期来看,这种饮鸩止渴的短视的市场投机行为,终将会收到来自市场的迟来的报复。虽然,这会有一定的滞后期,但是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端倪了。不是有阳澄湖当地蟹农说,即便你来到阳澄湖,也未必能迟到正宗的阳澄湖蟹吗;不是有食客千里迢迢,赶赴阳澄湖,结果发现亲临当地,所食之蟹,口感也大不如前吗?

  可见,“洗澡蟹”的疯狂,到了何种地步。如果连原产地,市场已经被祸乱如斯,那么全国市场更是可想而知。毕竟,以阳澄湖的产量计算,大丰收之年也不过三千顿,那么多出来的那么多自然是名不副实的“洗澡蟹”。

  而且在上述“励志蟹”段子之前几年,媒体就报道,如洪泽一蟹贩就坦陈“一年要运去上千斤,前几年每年都去。”洪泽近8成的蟹,都被拉至阳澄湖“洗澡”。他称,这在当地早已为业界所知的公开秘密。

  政府不可能不知情,蟹业协会更不可能不知。其间有无利益输送,有无私下分肥?近几年,虽然也有些治标的如 “防伪戒指”等方法,但是“防伪戒指”也被拿出来买卖,更不用提伪的“防伪戒指”了。疯狂地“洗澡蟹”让中间商让作伪作假者捞了个盆满钵满,但是记者采访发现,“养蟹难赚钱贩蟹年入百万”。大闸蟹价格飙升的这几年中,蟹农却连叹养蟹“赚不了钱”,一年的利润竟然“主要看附带养殖的鱼虾。”

  名不正言不顺的外来“洗澡蟹”,却盖过了本土正宗大闸蟹。这样的成批量的“洗澡蟹”,早已不是段子中带励志色彩的个体努力的“以假乱真”,而是无良商家成规模成体系旷日持久的以次充好的市场投机“以假换真”。这导致依湖而生的蟹农新一代,“都不愿做蟹农”。如果洗澡蟹再得不到遏制,或也导致阳澄湖蟹的金子招牌,会随着时日推移,渐次斑驳难辨,直至“市上只见洗澡蟹,世上再无大闸蟹”。席上只见蟹洗澡,无人不忆阳澄好。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