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铲除“开盒挂人”新式网暴的土壤了

2024-06-17 07:26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该铲除“开盒挂人”新式网暴的土壤了

2024年06月17日 07:26   来源:扬子晚报   戴先任

  “人肉搜索”泄露隐私,危害不小,但现在还有一种相较于“人肉搜索”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网络暴力行为,那就是网络“开盒挂人”。“开盒挂人”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是指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而遭遇过“开盒挂人”困扰的有公众人物,也有普通民众。“开盒挂人”行为,亟待整治。(6月13日央视新闻)

  如果说“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1.0版本”,网络“开盒挂人”则是网络暴力的“加强版”。

  2023年“两高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中央网信办去年也曾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坚决打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等行为。

  “开盒挂人”等网络戾气不能处于监管“灰色地带”。对于没能履行好管理责任的平台,要能进行相应的惩戒,提高违规成本。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也要守土有责,要能履行好管理责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

  受害者在面对“开盒挂人”等网络暴力、网络戾气时,也不能忍气吞声选择沉默,要勇于说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则要畅通网民的投诉渠道,降低公众的维权成本等,不仅要畅通法律解决途径,通过法律予以遏制,还要重视“教化力量”,通过弘扬网络新风气来化解网络戾气,要从道德上进行规范与引领,提高网友文化素养和公德意识等。

  此外,“开盒挂人”背后还隐藏着个人信息买卖黑产。监管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个人信息买卖黑产进行“全链条打击”。商家、电信运营商、网络平台、铁路部门、航空公司等个人信息管理者、使用者,要能尽好管理责任,保护好消费者、用户的个人信息,筑牢个人信息“防火墙”。

  “开盒挂人”“网络厕所”等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折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仍有待加强的现状。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网络生态,网络暴力才不会一再“变种”或升级,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开盒挂人”的滋生土壤。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