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绝不能“以邻为壑”

2024-06-13 13: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垃圾处理绝不能“以邻为壑”

2024年06月13日 13: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弃渣直接倒入金沙江,张家界等城市形成“垃圾山”……媒体记者近日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7省市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建筑垃圾处置工作存在明显短板,乱堆乱倒问题时有发生。而由于本地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多地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多发频发,屡禁不止。

  “跨省倒垃圾”何以屡禁不止

  “跨省倒垃圾”,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早些年,固体废物偷运偷倒事件就频频发生,大城市往周边倒,城里往郊区倒,郊区往村里倒,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对此,我国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多地高压重拳出击。但如今来看,部分地区固体废物仍然“失控”“失管”,一些省际、市际毗邻区域更是成为固体废物违法倾倒的重灾区,暴露了当前污染防治体系的诸多薄弱环节。【详细

  跨区域倾倒垃圾之所以屡禁不止,首先是有关地方的发展理念错位、环保意识落伍,监管部门对非法倾倒垃圾的处罚力度较弱,相关主体非法倾倒垃圾的代价较低,从而形成一种负面激励。其次是一些地方尚未就建筑垃圾等问题的治理制定工作规划,或者相应机制并未有效落实。再次,非法倒垃圾现象点多、面广、层级多,监管触角难以及时发现,有时甚至失守。【详细

  对非法倾倒必须“零容忍”

  治理建筑垃圾,就必须对非法倾倒“零容忍”,抓到一起惩罚一起,严厉打击、绝不姑息。而且,要追根溯源,对垃圾倾倒者与垃圾输出者都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应加强监管和引导,促使企业牢固树立建筑垃圾前置处理的意识,推动垃圾减量。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推动建筑垃圾处理的合法跨区域合作。【详细

  细究起来,无论是垃圾乱堆乱倒还是“跨省倒”,背后所指向的都是同样一个现实问题,即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与垃圾产量之间的矛盾仍未得到真正缓和。因此,根本上还是要让更多的地方有动力将提升垃圾处理能力作为突出问题来解决。在城市发展质量的考核上,也应该将垃圾处理能力作为重要的指标。【详细

  固废资源再利用是时代的必答题

  城市的高速发展,不能以市内、郊外和其他区域的生态污染为代价。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约30亿吨,建筑垃圾约20亿吨,全国环保行政处罚的近20%涉及固体废物,治理任务艰巨、治理要求高。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固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能为人民群众守护好美丽的家园。【详细

  当然,并非所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都能实现高水平资源化再利用。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实探索中寻找更多变废为宝的途径与可能,把对废弃物的价值“吃干榨净”培养成为一种自觉,拓宽低碳循环经济的赛道,让更多领域的资源拥有可以再利用的机会。这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的必答题。【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南方日报、光明网、广州日报)

  V视角:

  @米瑞蓉:把江水都污染了……

  @书虫:监管还得加强联动。

  @木容桥:舆论监督要持续跟进。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垃圾围城”之下,没有谁是安全孤岛。“跨省倒垃圾”乱象由来已久,牵扯面广,需要多地多部门联动治理,久久为功。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要尽可能实现循环利用,相关各方得有全局思维,密切协作,绝不能搞“以邻为壑”那一套,否则就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