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倒垃圾”何以屡禁不绝?

2024-06-12 07:58 来源:南方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焱)

“跨省倒垃圾”何以屡禁不绝?

2024年06月12日 07:58   来源:南方日报   王庆峰

  近日,“新华视点”记者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7省市督察发现,一些地方的建筑垃圾处置工作存在明显短板,“跨省倒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如杭州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多发频发,屡禁不止;上海周边城市查处的非法倾倒建筑垃圾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上海。

  “跨省倒垃圾”,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早些年,固体废物偷运偷倒事件就频频发生,一些大城市往周边倒,城里往郊区倒,郊区往村里倒,越来越多垃圾“上山”“下乡”“围村”,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群众苦不堪言。对此,我国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多地高压重拳出击,但如今来看,一些地区固体废物仍然“失控”“失管”,一些省际、市际毗邻区域更是成为固体废物违法倾倒的重灾区,暴露了当前污染防治体系的诸多薄弱环节。

  比如在核准环节,固废法要求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但很多地方只要求企业申报处置量,而未进行具体核实,导致大量建筑渣土等游离在监管之外,多数都被非法倾倒。在追查环节,很多地方仅作罚款处理,如某地一个月就查处了334车次跨区非法倾倒渣土案件,但一直未对案件进行源头追溯,直至督察组督办后才全面溯源。还有就是异地协作问题,在大多数跨省倾倒事件中,行为主体和事件发生地分属不同行政单位管辖,追责难取证难是顽瘴痼疾,一些被倾倒地提出联动查处需求后,未能得到及时回复,只好不了了之。

  这些问题的集中出现,说明了查漏补缺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电子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等产生量依然巨大,每年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约30亿吨,建筑垃圾约20亿吨,全国环保行政处罚的近20%涉及固体废物。然而,很多地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城市一直未制定综合利用规划,既无消纳填埋场所,也无综合利用企业,垃圾无处可去,非法倾倒也就不足为怪了。

  既要“堵”,更要“疏”。遏制固体废物随意倾倒,要在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本着“谁产生垃圾,谁负责到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管理,进行系统管控、协同发力、监测监管,规范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另一方面,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全局统筹、循环利用是提升废弃物利用率的治理之道。在固废消纳过程中,可以与建材、市政、交通、环境治理等产品应用领域深度融合,如将更多建筑垃圾加工成制砖或铺路的材料,可以大大减轻消纳压力。

  城市的高速发展,不能以外围、郊野和其他区域的生态污染为代价。当前,我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形势仍然严峻,治理任务艰巨、治理要求高。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固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丽的家园。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