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在13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 M C)上终于推出了迟迟没有拿出的Q E3这一第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曾经一度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美联储今后主要是通过扭曲操作的方式,来弥补零利率政策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陷阱问题,但没想到美联储还是最终推出了大家担心的后遗症较大的Q E3政策!这进一步验证了当前经济局势更趋复杂,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的低迷状况。
首先,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的引擎———美国首先陷入了周期下行困境,紧接着2010年欧洲经济也伴随着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开始出现像德国这样经济基本面强势的国家也遭遇到了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同样经济衰退的局面。尽管新兴市场国家政府主导的稳增长发展后劲,曾一度让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找到了突破危机的新市场,但最终我们还是看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今年也陆续放慢了经济增长的步伐。所以,美国已经不能幻想在赤字财政空间没有的情况下,再靠外援来减少美联储资金救市的成本。当然,至少在短期内,市场对这个盼望已久的政策出台还是欢欣鼓舞的,全球各大股市当日都出现了久违的、程度不同的反弹。
其次,大选最终投票的关键时刻日趋临近,但高失业率的增长复苏现状又无法让选民轻易接受,所以,伯南克站在新凯恩斯主义的立场,试图通过发行货币来“创造”就业机会,争取选民对现任政府的支持。同时,资本市场价格的复苏又会带来美国居民财富效应的增强,它也有利于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确保企业利润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此推动疲软的经济找到良性循环发展的节奏。但是,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高度自由化的环境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不会带来伯南克所预期的效果,反而更加会增添全球金融资本投机(套息交易)的力度。
第三,美国金融机构和家庭负资产的格局短时间无法得到实质性改观,再靠杠杆投资与负债消费的方式拉动经济已经不太可能,所以,为了实现用“再工业化”战略让美国经济得到新生,Q E3的推出也在向市场释放美国政府的强烈信号:美国不希望再搞“强势美元”的政策来推动消费和金融的繁荣(尤其民主党更没有这样的意图),相反却想以“弱势美元”的环境来确保未来美国出口产品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第四,Q E3的出炉,标志着美国想利用自己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来争取在最近由各个经济发达国家相继推动的“贬值竞争”的货币大战中,谋求自己货币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以避免自己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当然,我们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Q E3在推动美国“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和吸引本土企业重返美国创造就业和税收,以及增加金融机构海外投资。
所以,中国应未雨绸缪,通过大力发展金融体系和城市化与社会福利制度等重大实体经济部门的改革来吸收未来欧美日发达国家流动性泛滥给我们造成的冲击,而不能被动得只通过我们自己单一的紧缩货币政策方式来解决人家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和输入型通胀等政策后遗症;而且,不能够不讲究时机和尺度来推进要素市场的改革。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