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相亲鄙视链,仍是功利筛选法

2017年07月14日 07:48   来源:中国网   李晓亮

  鄙视链,据说是咪蒙贡献的。当年还是传统媒体人的她,五年前就于南都深圳杂志上,策划专题,首提此概念。当然,风水轮流转,时至今日,已成某种鸡汤公号网红的她,自己也沦为鄙视链一端。

  顾名思义,此语仿自食物链。如金字塔,高层自觉各方面优于低层。而一个生造词能得到大家认可,说明极具现实意义。比如那几年,观影看剧,圈内确有此现象:观看方式上,进院线的看不起电脑上看的,下载的看不起在线的,买碟的看不起下载的,蓝光正版的看不起低劣盗版的……电影类型,看小众冷门的,看不起院线大片的;追剧,英美剧雄踞顶端,日韩剧次之,而大陆剧注定只苟存于鄙视链末端。

  若不无限扩大范围,至少以上鄙视链中,你要都端坐顶端,那不管是不是装的——长年坚持装,也是一种心性修行——都还是个体审美旨趣,文化品位上的独家印记。虽说文无第一,可文艺作品质量总还有世界通行的衡量标准。支持正版,爱好小众,品味不俗,这种高冷文艺范儿,自不是用来鄙视链条下端,可也令人神往。

  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或也只有文艺范畴,鄙视链才不会显得太别扭。毕竟,文无定法,这里的“鄙视”,不如说是文化造诣和审美品位的差异。如无线延展,将文艺玩法搞进现实,没准就走样变味。比如,相亲领域,也整个所谓“鄙视链”:“985学校毕业生的相亲鄙视链跟父母没啥区别”。而这说的是日前刷屏的“明码标价”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7月13日《新京报》)。

  虽然相亲,很少有不提物质基础的,可从户籍、房产、学历上,明码标价,逐一量化,还是被不少网友认为“扎眼扎心”。“车房标配、只限北京户籍、有户口的有点儿残疾也行、不要属羊的姑娘……”有些硬指标,简直极端而奇葩,但却并不鲜见。各大城市的公园相亲角,代理相亲的把关父母,甚至情真意切,丝毫不觉得这些“务实”条款,有何不妥。

  同样,现在名校版相亲鄙视链,“跟他们的父母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用另一套鄙视标准,更精明:男生排序一定是,年轻、漂亮,然后是学历、家庭,收入往后放;而女生第一看收入,房车,有没有户口,然后再看学校。

  专为985、211等海内外名校生服务的“职业红娘”,面谈上千男女后的感觉:“人性的贪婪一览无余”,“婚姻不过是一场被层层面纱掩护的交换”,“只剩下干巴巴的现实”。相亲或婚姻,本质是某种利益交换和结盟,这是事实,但却不该是全部。

  收入、长相、年龄、学历层层计较外,相携一生还需更多神秘莫测、没法测量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相亲鄙视链之外。除了形而上的文艺审美,所有车、房、存款、户口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自认为可鄙视他人的链条,其实都是自我束缚捆绑的枷锁。心锁难开,心结难解。只要一头扎进功利算计的深坑,则只会欲壑难填。

  最近大火的《我的前半生》,虽然好评不少,但也有诟病其价值观的,娜拉出走之后,却又不过原地绕圈,走了回来。并非新女性觉醒崛起,不过换瓶装了旧酒。不管是文艺作品,还是现世生活,要翻出花样活出新意,只能在个人独立,真正的精神自主,自己的生活婚姻,自己主宰,而非被所谓主流观念裹挟。而名校毕业,也只盯房车查户口翻存折,这并不比几十年前父母柴米油盐高级到哪去。如果连最顶级学府毕业生,价值衡量也只有功利一项,那悲哀的何止是个婚恋市场?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